俗话说,“计划不能跟上,”就像是一个年轻人喜欢上一个女生,他会为她而拼命。当他事业成功后,他找到了一个女孩,而这个女孩,却是一个有了自己的女人。卧槽,她竟然对一个女孩子感兴趣。
江夏也觉得自己的计划跟不上了。
此时他正在盯着国子监的招聘会上的公告,脸色阴沉,他很担心朱厚照在自己的天才中有眼线,不然怎么可能在昨日会议刚刚结束,礼部就发出通知,说要比往年早一个多月开始。与此同时,国子监也宣布,十天之后,国子监的内试正式开启。
原本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下子缩短到了十多日。原本的两个多月,现在变成了一个多月。
江夏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但也让他下定决心。江夏的事情,一定要办好!
距离正阳门一百米的右侧,是刑部,是六大部属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礼部官员众多,尚书、侍郎、尚书、郎中、员外郎等等,光是六级以上的官员就有十三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普通的使节和副使。
此时,国子监大祭司和司业都在苟学明的房间里。三人当中,国子监的大司马是四品大员。不过其中身份最高的,还是苟学明,因为他在国子监的官职,在朝堂之上。
三人此时都在讨论着国子监的内院之争。
三人对这次大明第一学院的内院会试非常看重,因此仔细讨论了一番。这些年来,国子监的监生们的水平都不是以前的他们了,三人商量题目的方式都是尽可能的简化。
和以往一样,三个人先出一道题,讨论一下哪个话题是第一个,哪个是第二个。所谓的预考题,就是在题目泄露的情况下,临时决定的。三个人的考题,都是以礼部尚书的考题为主,祭酒的考官是初试,而司业的考官只是为了显示大夫和祭酒的才智。
做完这件事,题目会被封好,然后送到国子监的教授处,至于题目,会由祭司代为保存,必要时再拿。
众所周知,明代的科举制度,就是要遵循“圣贤书”,而不是考试,而是考试内容。因此,这一次的考试,考试的考题非常的简单,就是四本中的一段,只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
三人商量了一下,便分道扬镳,六天之后,由翰林学士们选出的提督,把题目送到了国子监,三天之后才能举行考试。江夏要抢这个话题,必须要等提督大人把话题引到国子监才行。
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到考试的时候,江夏决定暂时不管考试的事情,直接把店里的东西都买了下来。江夏的店面就在三里河大街,是一个很好的地段。挑选好之后,江夏请来了一位匠人,开始了一场宣传。
“飞凤丹,你做不到,我可以帮你!明天晚上,你能不能把九阳丹给我?你觉得呢?”
这两个字,一听不懂,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猜测出这两个字的含义。江夏只是随便写了几个字,并没有考虑到会有多大的影响,在购买药品的时候,只要有好的药效,就可以卖出好价钱。
江夏把图纸交给了工匠之后,就交给了韩慕枫,江夏自己也跟着一起练习。他的手段五花八门,但却让天班的学生们啧啧称奇。到了后来,王文博等人更是成了过目不忘的人,天天都在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只要是懂八股文的人,都会明白,八股文是以四本为根基的。只要将这四本书籍全部记住,然后领悟,那么在考试中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江夏教给他们的记忆方式已经超越了数百年,让他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蜕变。而江夏在教他们四本经文的过程中,也是一遍遍地学习着。这段时间李东阳一直在试探他,对江夏的论文赞不绝口,还说江夏有能力冲击金科前三。
转眼间,又是九天过去,明日便是国子监的大试。天之骄子们焦急万分,江夏到现在都没有给出答案。
九天的时间,他们连参加考核的资格都没有。现在的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答案。好了,就算有了,也未必就能全部记住。
第二天早上。
江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衣裳,在两个女人的脸颊上吻了一口,这才离开了。
江夏走进国子监,看到梁文涵几人都在外面等着自己。梁文涵等人一看到江夏就冲了上来,“江老大,这可如何是好?我们什么题目都没有。”
“是,而且我还得到了一个好的情报,国子监的人都是通过关系弄来的,价格也很便宜,只有三百两银子。”王文博道。
江夏摇了摇头,他轻声说道:“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等下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