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妖家长辈催婚信(1 / 2)

太子有喜 风流二少 1450 字 11个月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所有寒门学子的梦想。然而,无论贵族或寒门,都不乏为达目的、铤而走险的人。

此次科考,因作弊而被先后逐出考场、黑榜有名者中,有七个来自官贵之府,两个来自寒门之家。

九个,在一千多名考生里,似觉很少,但和前几届相比,简直是多得令人咋舌。

更绝的是,贿买考官、夹带经文和请人代考,三大作弊绝招全都被人用上了,半个不漏。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议论纷纷。

但多数说法,皆是皇上的防作弊手段出了成效。至于以前,那不是没有,而是官场黑幕重重,不仅作弊之人不被真查,上榜之士也早就被内定,无论才学如何,金堂玉马、风光无限都是他们的。

因出面指证考生作弊、导致门下侍郎姒大人被羁押调查、从而引发一连串事件的少年考生楼净崛出了名。

同时出名的,还有那位考了无数回却始终无法蟾宫折桂、敲开仕途之门的悲催之人孟挚昌。

二月初九开考,一连考九天。

九天后,已近二月下旬。

以往都是四月贴皇榜公布成绩,今年却提前了~~礼部传皇上旨意,三月二十日准时出结果。

考生及考生亲属皆一片欢呼。

结束考试的新考生松口气的同时,犹如被扒一层皮,参加过科考的考生则对新皇感恩戴德,到处宣扬皇恩浩荡,不仅有炭火,还不用啃干粮,吃现成的不说,且顿顿有肉,晚上睡觉也一点都不冷。如今,贴皇榜的时间提前,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省下不少食宿费。

考生们休息几日又焦急地等待两天后,便结伴出游,不然闷在房间等结果,非疯掉不可。

科考乃国家大事,负责誊写、评考的官吏们个个忙得脚打后脑勺。

考生姓名被糊,答卷又被吏员誊抄一遍,根本不知道哪张是谁写的,即便考官想给自己中意的考生打高分,也搞不清哪是他的卷。

李和平更忙,不但要给分来的卷子评分,还要注意别的考官有没有异常。

被誊抄后的原卷呈在了帝王御案上,糊名纸条并未撕下。

洛麟羽也不看名字,只阅答案。

充满阿谀之词的马屁文章被作个记号搁置一边,但并非是打入黑名单。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有用途。

考题的拟定,她并未参与,只在第三场的考卷中出了一道题。

题目是: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提高大正所有百姓的生活水平?

由考生自由阐述,不必忌讳什么,也没有任何规定。

而她看考卷,主要就是看这部分。

科举制诞生之前,官员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城和地方担任要职。

分科考试改变了这种弊端。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看法的进士科,更是选拔人才的最有效手段。

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让寒门子弟有了希望,一到科考之年,就不顾途中劳累艰险,纷至沓来,期盼一张考卷定终身。是否能光宗耀祖,是否能一步登天,是否能换来锦绣前程,皆看十年寒窗后的全力一搏。

然而说实话,身在乡村的文人,因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有眼光和格局的,真的不多,金灿灿的达官显贵之路,对他们来说,相当不易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本万利的读书做官之道,在漏洞颇多的科举制度诞生初期,无人帮忙铺路的他们依然难登难走,即便堵上诸多漏洞,也不见得比以前好多少。

关键原因,就是他们对时事了解太少。

但这不是他们的错。

他们非京都居民,也没生在官贵之家,更没电视电脑,手机电话,新闻联播。没有获取最新消息的渠道,你让他们怎么议论时事并发表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