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和谐家宴(2 / 2)

“是,母后。”

我和全玖一离开宁坤宫,全玖便急不可待地问道:“官家说年后带臣妾回家乡会稽,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全玖兴奋地拉住我的手道:“谢官家,臣妾真的有些想念家乡了。”

“朕记得全妃说过,你家老宅背靠会稽山,那里山清水秀,人迹罕至,有好大一片吧。”

“是啊,臣妾家的庄园很大,只是大都是山岭,草木丛生,却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那你老家还有人在吗?”

“我最小的弟弟全觉还在那里,几年前,臣妾入宫后,先帝封赏臣妾家人,除了全觉外,都在临安城了。”

“那全觉怎么不愿意来京呢?”

“说起臣妾这个弟弟还十分有趣,全觉自幼聪颖但却固执,好奇巧古怪之物,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想法,家里请了无数老师,都因无法解答其问题而被气走,从而在十岁时便得了个“怪童”之名,后来,正好其师沈逸秋途经会稽,一老一少也不知是如何相识的,全觉便向家中提出要拜沈逸秋为师,对了,这沈逸秋乃是沈括后人,那沈先生非常喜欢会稽山下的风光,也很喜欢小弟,便在臣妾家中住下,算来也快十年了吧。全觉不愿离开,多半是因为沈先生之故,是以一直在老家。”

“沈括的后人?《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吗?”

“嗯,正是,全觉可是对其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世之人都知道,沈括是宋代杰出的大科学家,甚至可以说是科学界少有的通才,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在中国古代,许多科学都被划入另类而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具体应用了。沈括所处的时代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沈括为人刚直,这种性格导致其在政治斗争中两面不讨好,沈括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宋史·沈遘传》之中,所以其知名度远不及后世了。

沈括才高名微,生前身后痛遭非议,只落得个郁郁而终。

作为科学家,沈括是成功者,而作为政治家,沈括又是失败者。

如果那沈逸秋有沈括在科学领域的一半能力,我就算捡到个宝贝了,何况还有全觉这个怪童。

想到此处,我不禁笑出声来:“是吗?哈哈,这可是两位人才啊。”

全玖不解地问道:“人才?这《梦溪笔谈》难道很好吗?官家可别这么认为,父亲在世时就说过全觉将来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这个时代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科学的重要性,如果作为文人,沈括之名也是远远逊于朱熹,苏轼等人。

我没去解释,也无法解释,只好一笑而过:“全妃,走吧,回宁含宫。”

夜色深深,微风阵阵。

天空繁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