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人当中必然会有其它阵营的人,甚至也不缺那位陛下的耳目,但时局变幻之下,谁又能说得准,来日一定不会变成她筐里的瓜呢?
变不成她的瓜也无妨,如今既长在她的地盘上,若实在不听话,又生出伤民的利刺来,她选个良辰吉日砍了拔了便是。
且经他们举荐上来的人才,待筛选之后,她也会亲自审核,此中分寸,她会把握好平衡之道的。
见气氛顺理成章地活了起来,常岁宁才往下道:「特殊时局当有特殊治理之策,如今的扬州百废俱兴,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江都不可损于倭寇之手,亦不能毁于内政之患。」
众人看过去,那少女的声音清明有力,说话间,眉眼间全无稚嫩儿戏之色,或又因这身刺史官袍有着天然的威严,此刻竟叫她看起来像是久居庙堂官场之人。
有官员不自觉收起了轻视之心。
也有人仍认为她天真好愚弄,顺着她方才那句「诸位也尽可大力举荐」,已开始琢磨着要举荐身边哪些人。
但常岁宁并未打算就此放人,方才那句话,倒像是先扔了一块热腾腾的诱人大饼上桌,让场子热了起来之后,才开始真正进入正题——
有官员留意到,刺史大人身边的那位「女史」,已开始铺纸研磨。
接下来,这位刺史大人从城防,粮田,城中商户经营现状,再到流民迁回的计划等等……
她根据问题的职务归属,清晰地定位到他们每个人身上,先询问对答,再集思商榷,再到摊派任务,可谓一气呵成。
这些事务繁杂至极,可坐在上首的那个少女始终条理清晰。
当然,她于地方政务的细微处也会有不明白的地方,但她会坦诚地说明自己的不懂不足,而经过他们的解释提醒之后,她却能做到很快领会,并且融会贯通,丝毫没有卡壳之感。
她从始至终并无威慑之言,也不曾刻意显露过什么武将威仪,只坐在那里认认真真与他们商议分派差事……但只这些,便足够叫人瞠目了。
众人心中皆觉惊诧,大半日下来,几乎无人再去轻视那个少女。
是的……他们已经在此处呆了大半日了!
本来打算迎接一下新任刺史就走人的,结果谁知怎么都走不掉了……
起初他们抱着观望检验之心对待这位新任刺史,可现如今……他们却好似成了被先生考校功课的学生!
来之前,他们设想过许多可能,却唯独不曾料到如此局面!
中间有下人送来了茶水和吃食,这位刺史大人怕他们饭后困倦,又使人打来了冰凉的井水,以作他们洗脸醒神之用……甚至有人怀疑,若他们再敢表现出困倦之色,对方未必做不出头悬梁锥刺股的恶举来!
常岁宁的想法很简单:「今日来都来了,一次多理一些,也能少跑几趟,到底诸位的腿脚也是腿脚嘛。」
——这就是她一次往死里用他们的理由吗?!
众官员强压下被人当驴使的愤怒,毕竟桌子上还摆着「饼」呢……为了来日方便举荐亲信,今次便当一回驴罢……他们不当,且有的是人想当!
如此,直至申时末,常岁宁才总算放了人。
众人离开时,手中都多了一份见面礼,人均好几斤地抱着——都是现场粗理出来的公务草稿。
这些且是摸得着的,摸不见的还有好些,无论官职高低,常岁宁皆使他们以「如何更快更好地重建扬州」为题,每人写一篇见解策论出来,不少于三千字,最迟五日后交给她。
众官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沙哑的嗓音回到家中,在家中焦急等待的家眷们大松一口气——迟迟不见人归,又听说那位新任刺史是个惹不得的……原本还以为人回不来了呢!
常岁宁也累得不轻,她离开前厅后,伸了个懒腰,才在王长史的陪同下将这座刺史府熟悉了一遍。
刺史府分前后两部分,前面用来处理公务,后面的内院则是住处所在了。
来到通往内院的月洞门前,常岁宁笑着道:「王长史止步吧,今日长史也累了,早些回去歇息。初次磨合,我若有言行不妥之处,还望长史见谅。」
王长史笑着摇摇头,眼中有一丝欣慰之色:「不,刺史大人做得很好……」
就是这个磨合吧,多少是磨得费人了些……直接给磨出火来了。
见王长史神态,想到他今日的诸多表现,常岁宁负在身后的手指轻轻敲了敲,试着道:「说来,我有句冒昧之言,不知当问不当问——」
王长史含笑道:「大人只管问来。」
夕阳映照下,月洞门前的少女眼中几分好奇:「不知王长史是谁的人?」
王长史笑意一凝……的确是怪冒昧的。
他顿了顿,却是反问:「大人以为呢?」
他身边未带其他人,常岁宁身侧也只跟着个姚冉
,便也得以「畅所欲言」。
「长史到底是京师调拨来的,又是刺史府佐官如此要职,料想是身兼数职,不单要分我的权,还要监看我的一举一动——」常岁宁道:「想来该是陛下的人。」
王长史笑起来,捋着短须:「正是……正该是。」
常岁宁眨了下眼睛:「可长史让我觉得不单是——」
王长史不置可否,只笑着自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与常岁宁后,便揖礼告辞而去。
待他走后,常岁宁将信打开来。
偌大的信纸之上,不见落款,唯有一个字在——【哼】
常岁宁:「……!」
姚冉在旁愣了愣:「……?」
她本不欲探看,但那个独字实在很显眼……她一眼就看到了!
「将军……这是?」姚冉不禁发出疑惑的询问。
常岁宁默然一瞬,无言地将信纸盖在脸上一瞬,再放下时,转身离开,才答道:「……是我的一位老师。」
姚冉轻「啊」了一声——是乔祭酒么?
自然不会是乔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