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邓灏的想法(2 / 2)

安排了河东郡和冯翊郡之后,薛仁贵对众人说道:“长安之战,是本次关中之战的最后一战,也将会是最艰难的一战,还请诸位尽心戮力,莫要辜负陛下重托,而今已经是六月了,还有四个月就要入冬,我们一定要在入冬之前攻破长安城,不然等到明年开春,恐怕会横生枝节。”

薛仁贵所说的枝节,指的就是赵国,根据明镜传回来的消息,如今北疆之战,赵军已经占据了上风了,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结束,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在今年,赵军是不可能南下的,如果赵国还想救秦国,那肯定会在明年开春之后出兵的。

“喏!”众人应道。

鼓舞了一番士气之后,薛仁贵又对坐在末座的沈知说道:“沈知将军,本将知晓你受过秦国大恩,心中对与秦国开战肯定有所不忍的,为了不让你为难,你可先行带着家眷去宛城,同时,这里有一封折子,请你代为呈交陛下!”

沈知闻言十分高兴,他投降邓国也是十分无奈的,已经对不起秦国了,如果再与秦国对战,沈知都觉得自己有点猪狗不如了,所以对来长安城十分纠结,但是自己新入邓国,又不好直接提出,现在薛仁贵主动让他离开战场去宛城,无疑就是解决了自己的难处的,于是恭敬的拱手道:“末将谢大将军成全!”

薛仁贵点了点头,便将折子递给了沈知,让沈知离开是薛仁贵和慕容恪商量过的结果的,一来,可以不让沈知为难,二来,沈知毕竟是新归顺,而且秦国未灭,沈知对于此时的邓军来说,也算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所以薛仁贵便让沈知去宛城。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宛城,尚理宫中,邓国皇太子邓灏却心事重重,太子妃苏晴卿看到自己丈夫这个样子,便走到邓灏跟前,温声询问道:“殿下可有什么心事?”

邓灏点了点头,说道:“本宫确实有一些事考虑,但是一时也难以抉择。”

“殿下有难事,怎么不与一众属臣商议呢?”苏晴卿问道,既然邓灏有事情,为什么不和一众东宫属臣商议呢?

邓灏笑了笑,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况且八字都没一撇,贸然与他们讨论,如果传出去了,对他们可没有好处啊。”

苏晴卿也是一个聪明人,听到邓灏这么说,便知道这件事不简单,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殿下可以与韩国公商议啊,韩国公乃是我朝老臣,见多识广,定能对殿下有所帮助的。”

邓灏闻言,顿时眼前一亮,笑着说道:“真是当局者迷啊,多亏了爱妃,不然本宫可就钻牛角尖了,本宫就不陪爱妃,这就去找韩国公。”

“殿下的事情要紧,快去吧!”苏晴卿并不介意的说道。

很快,邓灏便将蒋琬请到了自己的书房,蒋琬虽然是太子太傅,但是邓灏已经年过而立,参与朝政也很多年了,说实话,蒋琬能教导邓灏的并不多,所以一般蒋琬都不来东宫的,况且当初邓昇将蒋琬请出来,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蒋琬能够镇住胡惟庸,以免胡惟庸越发的放肆。

“殿下,不知急召臣来所为何事呢?”蒋琬坐下之后,向邓灏问道。

邓灏说道:“韩国公,近日来本宫有一事思来想去,却悬而不决,故而请韩国公来为本宫参谋一二。”

“不知何事?殿下但说无妨!”蒋琬说道。

邓灏说道:“韩国公也知道,而今薛大将军和慕容大将军已经攻克了函谷关,不日便可与李大将军、二弟会师长安城下,数十万大军齐聚,长安城旦夕可破,关中之地已经是我大邓的囊中之物了,不过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存在,关中之地先是被故汉统治了两百多年,落入秦国手中也有二十载,所以治理起来甚是困难,更不用说日后待灭赵之后,还有赵国经营了数百年的河北之地,宛城距离两地甚远,恐不易掌控。”

“哦,那殿下以为该如何解决?”蒋琬一听,便明白了,这也是邓国目前面临的一大困难,先不说关中、河北了,就是中原之地,邓国拿到手也有好多年了,但是仍无法做到政令畅通,一来是因为中原百姓对邓国的认同感并不足,二来则是宛城地处南方,对于中原的掌控力度并不算强,所以导致中原迟迟未能恢复。

“本宫打算提议父皇迁都,将我大邓都城迁移至中原之地,自古统治天下的王朝,如夏商周秦,国都无一不是在北方,而且一统天下之后,我大邓的敌人就会变成北疆、西域的胡人,如果还以宛城为都得话,恐怕力有不逮。”邓灏想了想,还是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蒋琬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邓国建立至今已经快三百年了,而宛城也当了近三百年的都城了,无数世家贵族的根基都在宛城,一旦迁都,其中牵涉的利益太广了。

“殿下,迁都一事牵涉太多的利益了,恐怕不容易施行啊。”蒋琬叹了一口气说道,作为曾经主持朝政的尚书令,蒋琬的见识可不浅,他也知道一旦邓国一统天下,宛城就不再适合作为都城了,但是这其中牵涉的利益太广了,想要在平衡何方利益的情况下推行迁都,可不是那么容易啊。

“本宫也知道不容易,但是对于大邓而言,此事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如果现在不计划迁都,日后恐怕就更难了。”邓灏想了想,说道。

蒋琬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说得不错,不过臣以为此事,殿下应该先去禀告陛下,因为这件事牵涉甚广,如果一旦传出去,恐怕会引起群臣非议,再说了,如果想要顺利迁都,只有陛下才有这样的威望,殿下也说得对,此事宜早不宜迟,如果现在不解决掉,待日后殿下登基之后,恐怕就更加的难了。”

邓昇是邓国有史以来威望最隆的君主,如果不能在邓昇在的时候推行迁都,等到邓灏继位之后,邓灏可没有那么高的威望压得住各方势力。

邓灏点了点头,说道:“韩国公言之有理,本宫这就去见父皇,提议迁都。”

“殿下且慢!”蒋琬见邓灏如此急不可耐连忙说道:“殿下身为一国储君,做事应该有自己的章程,有条有理的,臣且问殿下,迁都,可有都城选址?迁往何处为好呢?这些都是殿下需要考虑的,总不能殿下见到陛下就单说迁都吧,总要有个目标,不然陛下问起,恐怕殿下就得哑口无言了。”

邓灏闻言,顿时醒悟过来,自己着实有些着急了,于是说道:“多亏了韩国公提醒,本宫还真没想到这一层,险些误事,不过本宫还真没有考虑过都城前往何处为好,不知韩国公可有心仪的地方?”

蒋琬想了想,说道:“殿下,夏商周秦四个王朝的都城选址,不是在中原,就是在关中,这两地都是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当为国都之首选,而迁都有两个选择,一是挑选一处大城作为新都城改造,二是选择一处适宜之地,新建城池。”

邓灏点了点头,这两个选择都很好理解,因为当初秦亡后,天下诸国建都得选择就是这两个选择的,就比如秦国的姑臧、汉国的长安还有南国的滇池就是新建的城池,不过不同的是,姑臧和滇池是秦国和南国从无到有建立的,而长安是从周朝故都镐京的遗址上建立的。

而楚国的彭城、邓国的宛城、赵国的晋阳、蜀国的成都、韩国的阳翟、吴国的吴城、越国的山阴等地都是挑选有一定规模的重镇改造而来的,还有像魏国濮阳、齐国临淄、燕国蓟城,这三地是战国时期魏国、齐国、燕国的都城,本就有一定的规模和宫城的存在,所以只需要稍加修整就可以直接当都城,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去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