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邓瀚挂帅(1 / 2)

第六百三十六章:邓瀚挂帅

天统五年正月初一,宛城景阳殿中,邓昇亲自主持了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不过这样的大朝会,一般都是群臣向皇帝贺年的把戏,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政务,是不会在元旦大朝会上谈论的。

邓国一般的新年休沐有十日,也就是除夕至正月初九,但是因为关中战事仍在继续,所以邓昇下令,今年休沐缩减至五日,也就是各部要在正月初五日恢复办公。

新年一过,关中的战火又准备开始重燃了,而且这一次对邓国来说可是一举定胜负的绝佳机会,因为北疆发生雪灾了。

宛城,乾阳宫,明镜明首姚广孝正在向邓昇汇报情报。

“陛下,据河北明镜传回来的消息,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北疆发生了大规模的雪灾,人畜死伤无数,鲜卑、乌桓、匈奴各部各种生活物资十分短缺,因此明镜以为,开春之后,塞外胡人恐怕会再一次南下,而且这一次南下的规模可能不会小。”姚广孝说道。

北疆胡人,一直都是赵国的心腹大患,十几年前,塞外胡人就曾趁着秦赵大战,趁机三十万大军大举南下,为了抵御塞外胡人,赵国被迫放弃了秦国的战事,也放弃了南上党之地,由赵国军神赵信统率大军与胡人大军作战,马城一战,赵信大破三十万胡人大军,歼敌十几万,胡人狼狈讨回草原,十几年未曾南下半步,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改变了整个草原的局面。

在马城之战前,草原上实力最强,占据主导位置的是乌桓人,而马城之战中,乌桓人损失最大,以至于无力压制匈奴、鲜卑等部族,匈奴、鲜卑相继崛起,乌桓也一蹶不振了,除了匈奴、鲜卑之外,在赵国辽西以北的地方,一个名叫肃慎的部族也正在快速的崛起。

“姚卿,你觉得如果这一次北疆胡人真的大举南下,能有多少人?”邓昇问道。

姚广孝想了想,回道:“回陛下,这一次雪灾覆盖整个草原,无论是鲜卑还是匈奴、乌桓,甚至东边的肃慎都受到影响,所以臣以为,这一次如果胡人真的大举南下,应该会效仿十几年前,各族联合南下,人数应该不下于当年的马城之战!”

“如果真是这样,那李如秉就该回去了!”邓昇笑了笑,说道,当年马城之战,三十万胡人大军南下,直接导致赵国被迫放弃南上党,集结了四十万大军,一仗打掉了故人半数兵马,换来了北境十几年的宁静,而这一次胡人南下的规模如果不下于当年的马城之战的话,那赵国就真的要拼命了。

毕竟现在的赵国远远不如马城之战时的赵国,那时的赵国还是天下第一强国,坐拥赵信、张传、司马冲、李如秉、公孙钰等名将,麾下精兵悍将无数,但是如今的赵国,就只剩下一个李如秉撑门面了。

而这个时候,李如秉还待在河内郡,牵制洛阳的薛仁贵呢,如果胡人真的大举南下。作为赵国大将军的李如秉,肯定要去北疆坐镇的,所以没了赵军的压力,邓国大可以继续从中原调兵,加强对关中的攻势。

“陛下所言甚是,李如秉作为赵国的柱石,面对数十万胡人大军,纵观赵国上下,唯有李如秉一人能够镇得住场面了。”姚广孝说道。

“姚卿,明镜要密切的关注北疆的情况,如果胡人一有南下的迹象,火速报于朕,不得有误!”邓昇说道。

“喏!”姚广孝应道。

姚广孝离开了之后,邓昇便将三省六部的主官全部找来,将胡人大军即将南下一事,告知了众人。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啊,胡人大军大举南下,赵国为了抵御,肯定会减轻对秦国的援助,别的不说,最起码在河内郡的李如秉就要走了,说不定驻守长安城的三万兵马都会被召回呢,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臣建议,如果一旦赵军在北境与胡人交战之后,我军当迅速调集中原精锐攻打函谷关,争取在北境出结果之前攻破函谷关,函谷关一破,秦国便大势已去了!”崔浩激动的说道。

崔浩的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就连邓昇也十分赞同,正准备应允的时候,新任尚书令胡惟庸便不合时宜的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哦?不知胡卿有何见解?”邓昇问道,崔浩等人也死死地盯着胡惟庸,看他到底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陛下,先前我朝出动六十万大军攻打关中,已经是将国内几处存粮重地的粮草辎重全部抽调一空,如果再增兵,我们哪里来的钱粮?而且马上就要开春了,春耕在即,需要花钱的地方特别多,实在没有余力继续增兵关中!”胡惟庸说道。

邓昇一听,这是没钱了啊,于是连忙将目光看向新任户部尚书诸葛亮,问道:“诸葛卿家,情况可属实?”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回陛下,胡相所言甚是,如今宛城、吴县、寿春、阳翟的钱粮都在供应关中之战,如果不增兵的情况下,以这些地方的钱粮,足以供应大军两年之久,可是如果要增兵的话,就略显不足,不过如若增兵能够控制在十万以下,还是勉强够的。”

诸葛亮原本是在汉中郡主持大局的,但是后来邓昇将其调回了中央。

“十万不够!”邓昇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是在关中腹地作战,不用增兵,单凭我军在前线的兵马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函谷关天险未破、白骐驻军蓝田谷,想要突破,十万大军肯定不够的。”

“陛下!”这时,诸葛亮说道:“我朝在成都、南郑一带都还有大量的存粮,这些钱粮本来是用以供应骠骑大将军李嗣业的西路大军的,可是以两地的存粮,供应西路大军这点兵马绰绰有余,应该还有剩余,所以可以可以抽调一些,不过增兵最好不超过十五万最好!”

“诸卿以为如何?”邓昇想了想,向众人问道。

“陛下,臣以为可行!”门下令张宾出列说道。

张宾一带头,所有人都纷纷赞同,胡惟庸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也明白这个时候不能犯了众怒,所以也出言赞同了。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好好商议一番到底从何处增兵,来人,取舆图上来!”邓昇说道。

很快,便有人送上舆图,邓昇命人打开之后,说道:“诸卿且看,如今我大邓三路围攻关中,这一次增兵十五万到底在何处比较好?”

“陛下,臣以为可增兵洛阳薛仁贵大将军处,助力薛大将军尽快攻破函谷关,只要函谷关一破,秦国就回天乏力了。”礼部尚书陈群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胡惟庸反驳道:“函谷关乃是天下雄关,易守难攻,在这种地方,兵力上的优势并不容易施展,所以多十五万和少十五万区别并不大,所以臣建议增兵南路车骑大将军慕容恪,白骐乃是秦国第一名将,只要击败了他,定能让秦国人胆寒的。”

众人纷纷争论,唯独崔浩、张宾、王猛、诸葛亮四人没有参与,崔浩、张宾二人没有参与邓昇可以理解,因为自从这两个家伙老了之后,就一直都是这样的,可是王猛、诸葛亮不参与,这就让邓昇有些不解了,难道说,陈群和胡惟庸的建议都不是他们心中所想的?

于是邓昇便开口问道:“王卿、诸葛卿家,不知你二人有何建议?”

诸葛亮出列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如今我大邓三路大军已经渐渐稳定住了局面,就算增兵,短时间内也很难打开局面,何不如另辟蹊径,再来一条战线呢?”

“再开一条战线?怎么开?”崔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