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灯市(2 / 2)

站在摊子前的人大多穿着长衫,头戴幞头,一副学子打扮。</p>

除此之外,外围的大多数看热闹的百姓。</p>

摊子前正站着八九个学生,似是两队不对付的人。</p>

此刻正在比赛谁答对的题目多。</p>

结果谜题太难,冥思苦想了许久才答对三题。</p>

两队人‘大哥笑二哥’,你瞧不起我,我耻笑你。</p>

白夏看着,突然有种亲切感。</p>

想当年,中二的她们,上学的时候也是如此。</p>

两队人马想不出谜题,周围围观群众又开始起哄,一时间只觉脸红下不来台。</p>

白锦诚几个挤进人群。</p>

白锦平当先说出来两个谜题,白锦诚也不落其后,连答两题,夏邵安也不遑多让。</p>

李瑾之更是接连答对四题。</p>

花灯铺子的掌柜的大惊,“几位小公子,真是好才学。”</p>

四个人被人一夸,瞬间有些不好意思。</p>

抿抿唇,做出一副稳住的书生样子,“掌柜的过奖了。”</p>

又对原本争得面红耳赤的学子道:“承让,承让。”</p>

几个学子抽了抽嘴角,被几个小孩子比下去了,再没有脸面待在此处,当下快速隐没在人群中。</p>

“几位小公子可要继续猜谜?”</p>

四个人对视一眼,李瑾之点头,“是。”</p>

掌柜的又继续将剩余的谜题拿出来,越是精美的灯,下面悬挂的谜题越是难。</p>

到最后,几个人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堪堪又答对了三题。</p>

剩下最后两题,却是怎么也想不透。</p>

“‘害怕上当’谜底为‘小寒’。”</p>

清脆的声音传来,掌柜的看向声音来处,却是一个小姑娘。</p>

“何解?”</p>

“‘寒’别解为‘害怕’,‘上当’别指‘当’字的上半部分,即‘小’,故为‘小寒’。”</p>

白夏一番解释,李瑾之几个恍然大悟。</p>

花灯铺子掌柜满脸佩服,“不知姑娘可知这最后一道谜底?”</p>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p>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p>

白夏忍不住笑开,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谜题。</p>

关于这首谜题还有一个故事。</p>

相传一个地主嫌贫爱富、鱼肉百姓。</p>

一位王姓书生,看不过眼,在十五这日举着一盏精美的花灯到处逛,上书这两句话。</p>

地主大怒,以为王姓书生是在影射他,想着家丁要打他。</p>

结果书生轻笑,“老爷请细看,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p>

白夏轻轻吐出一个字,花灯掌柜笑容更甚。</p>

“姑娘果真好才学。”</p>

白夏摇摇头,真不是她才学好。</p>

这诗谜在后世很是有名,她觉得有意思,就记下了。</p>

只是不知道,在这个不同的时空,是不是也有个王姓书生和鱼肉百姓的地主呢。</p>

白家一行人得了十五个花灯,小朋友们人手一个,剩下的花灯,给了几个妇人。</p>

“哎哟哟,这花灯真好看。”</p>

白夏没有拿那个最精美的花灯,而是拿了一盏走马灯。</p>

她对走马灯尤其喜爱。</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