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遇赦不赦(1 / 2)

综穿紫宸 清叶简简 1688 字 7个月前

寿安堂,老太太乐呵呵的看着淑兰,绞尽脑汁的逗弄明兰,而明兰却一副丝毫不为所动的惫懒模样,有些无奈。</p>

扫到孙女眼下有些泛青,便招呼奶嬷嬷将明兰抱下去休息,这才拉着淑兰道:“我知道你是喜爱明丫头,看着她便想起了你的妹妹品兰,这才得了空就去逗她,可你的身子也不是铁打的。”</p>

“每天早上要早早的去学堂和长柏几个随庄学究读书,中午回来还得陪着我这个老婆子用膳,下午还要跟着嬷嬷学点茶插花、管家理事的本事,以后还是抽了空子多休息休息,省的累坏了自个儿的身子。”</p>

淑兰这几年一直由老太太亲自教养,朝夕相处间培养出了深厚的祖孙之情。</p>

此时此刻,只见淑兰窝在老太太的怀里,宛如亲生祖孙一般亲昵无间,夕阳透过窗户洒落在她们身上,映照出一幅岁月静好、温馨祥和的画面。</p>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两房为着淑兰的前程,在盛维的提议下,将淑兰过继到了老太太那个小小年纪就夭折的儿子名下。</p>

因此,在这盛府中最受老太太看中的,除了当今太子妃,就属老太太的“嫡亲孙女”—— 盛淑兰了。</p>

这不,还只是豆蔻年华的盛淑兰,每天就忙的跟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可把老太太心疼坏了。</p>

房妈妈进来时,看到祖孙俩和乐的这一幕,悄悄的用帕子擦了擦眼角,这才捧着一副粉色珍珠头面上前请安。</p>

老太太见房妈妈满脸笑容的样子,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才将目光转向她手上捧着的珍珠头面。</p>

房妈妈很有眼色的将头面递给了老太太,高兴的道:“老太太您瞧,这是殿下差老奴给咱们大姑娘送的头面。”</p>

说完又朝门口招了招手,两个穿着有品级服饰的女官,被小丫换请了进来。</p>

房妈妈连忙介绍道:“老太太,这两位女官,是殿下赐给咱们大姑娘和六姑娘的,且太子妃还另外选了两个嬷嬷,说是送到宥阳老家去。”</p>

老太太听了激动的拉着淑兰的手,接见过两位女官后,便让人领着去见大娘子。</p>

而宸兰在处理完宫务后,招来自己的几个心腹丫鬟,悄声吩咐了几句,便径自回去休息,丝毫没有把吩咐下去就能解决掉的问题,存在心里为难自己。</p>

果然第二天一早,开封府衙门前的大鼓就被敲了起来,一时间周围的百姓听到风声,纷纷前来围观,对着鼓前的20多个老幼妇孺指指点点。</p>

因这离开封府比较近,他们经常可以看到包大人审案的情形,早已见怪不怪。</p>

可今日较以往多有不同,只因原告就有十几家,且还是同时状告一人。</p>

开封府的官员一接到消息,立马就遣人前来问案,待拿走状纸仔细一看,师爷和小吏便觉得有些棘手,赶紧将状纸呈给了包拯。</p>

包拯看完后,眉头紧皱,过了一会儿便派人通知递状纸的老百姓,说午时他会公开审理,届时希望他们带着证据,在堂前等候。</p>

待到了审理的时间,衙役们按照规矩,迅速的跑到大堂的两边站立,高声齐喊“威武”。</p>

包拯听完下面人汇报完他们初步问询的情况,便迈着四方步,威严的走进了大堂。</p>

外头看热闹的老百姓,本来以为今天吃到的瓜,也会和以往一样千篇一律。可是等里面的人纷纷向包大人陈述完冤情,差点没惊掉下巴。</p>

只因这些人状告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太子妃的亲姨母,如今康家的当家大娘子康王氏。</p>

好在今天审理案件的是包拯,若是旁的官员,恐怕都不一定会真正的受理,最多会通知康家想办法将这件事压下去,更遑论直接公开审理了。</p>

堂上这十几家状告康王氏的人,其中有两位是状告康大娘子,以暴力的手段杀害了在康家作妾的女儿,一个是状告康大娘子害的自家身怀六甲的女儿一失两命,令人瞩目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哪怕颤颤巍巍的站不稳,身子,还努力的想要为自己的外孙女讨回公道。</p>

过了一好会儿,开封府的小吏,终于将努力了一个多时辰,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康家大娘子,引进了正堂进行审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