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们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对面武将们。</p>
谁能料到,千年前的军功爵制度,如今竟让满朝文武对新政噤若寒蝉。</p>
武将队列最前的徐辉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成了这改革浪潮中,首个因时局变化而被选入文渊阁的功臣。</p>
武英殿大学士是何等角色?</p>
就像文华殿大学士一样,位高权重。</p>
大明是没有丞相的。</p>
但今天,却有个能主宰朝政的位置出现了。</p>
从此将权倾一方?</p>
他摇了摇脑袋,不敢多想。</p>
在他看来,武英殿大学士更像是皇上的特别恩赐。</p>
在朝堂上,六部尚书依旧是最高官职。</p>
一旦失去皇上信任,即便身处文渊阁,也不过一句话就能被逐出。</p>
看起来,这是为了维持朝堂权力的平衡。</p>
徐辉祖很快理清了头绪。</p>
随即,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p>
“微臣,领命谢恩。”</p>
魏国公领命了。</p>
文官行列首位的石伟毅挑了挑眉,不由侧目瞥向解缙跟任亨泰。</p>
解缙似乎察觉到了学生眼神,不动声色地转头,给石伟毅递了个安抚眼神,示意他耐心等待。</p>
任亨泰站得笔直,再次进言:“臣请求讨论新政事宜。”</p>
文官们无不睁大眼睛,全神贯注。</p>
国家酝酿的这一场改革风暴,如同猛虎下山。</p>
而改革的总体方向,昨日已向世人宣告。</p>
接下来,一项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将逐一展现于众人眼前。</p>
每一次政策变动,都可能牵动天下人的心弦。</p>
朱允熥轻轻转身,目光斜向朱标。</p>
“关于新政策的各项事务,就交给文渊阁根据圣上的意旨,讨论并拟定细则,呈报上来。”</p>
“太孙之言,正合孤意。”</p>
长久沉默的朱标,淡淡道。</p>
一旁刘建安见此情景,立即上前宣布:“众臣退朝。”</p>
今日宫廷目的,就是要对新政明确立场,定基调,并安排妥当文渊阁的人事布局。</p>
新政策诸多细节,并非一次早朝就能全部敲定。</p>
殿内百官心知肚明,见太子跟太孙已示意散朝,即便心中还有万千思绪,也只能告退。</p>
朱标父子俩则静坐在御案前,目送群臣逐一退出殿外。</p>
“你今日所言,很好。”</p>
朱允熥注视着最后一批缓缓走出大殿的大臣,朱标的声音从背后传来。</p>
他反应过来,砖头微笑:“现在朝中虽人才匮乏,十官九空,但新政推行刻不容缓。如果眼下还不能让他们预见未来,那即便是百万雄师环绕,也难以维系长久稳定。”</p>
朱标目光仿佛穿透殿门,投向那些正离宫而去的官员,沉吟片刻后低声道:“郁新、张襄这两人,你不想尽快处理吗?”</p>
朱允熥轻笑,“总要给任亨泰他们在朝中留下几个敢于异议的声音。眼下朝局如此,他们还能掀起多大波澜呢?”</p>
朱标轻轻摆手,“你说这新政对他们来说犹如猛虎,那不如就让这些老虎留在他们身旁。新政初推,一切以稳定为重。”</p>
言罢,并未留给朱允熥多加思索的空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