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双手叉腰,脸上乌云密布,瞪视着朱樉。</p>
他没有言语,只是保持着双手叉腰的姿态。</p>
这番反常的反应,让本欲继续抗争的朱樉心中骤然忐忑起来。</p>
他悄悄瞥向一旁看似淡定批阅奏折的朱标,心里愈发沉重。</p>
嗫嚅半晌,朱樉不由得垂下头,声音也弱了下去。</p>
“父皇,儿臣眼下正忙于六道田赋改革,您又让儿臣负责京察事务,咱家那乡下的老驴,也没这么个用法啊。”</p>
朱樉满面委屈,心中更是怨气冲天。</p>
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死在路上算了。</p>
自打回到应天,就被派往浙江道,紧接着又被扔进六道田税的泥潭,现在还得管京察的事。</p>
难道,他就得专门干吃力不讨好的活?</p>
秦王府的妻妾们,他都快记不清模样了。</p>
朱元璋眼神深邃:“继续说,这些年心中有哪些不满都说出来。”</p>
说话间,他的手已悄然摸向腰间的带子。</p>
来回摸索了几圈,最终只能无奈地叉回腰。</p>
没办法,今天系的不是腰带。</p>
他目光落在面前跪着的朱樉身上。</p>
朱樉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朱元璋刚才那句话意味深长。</p>
要是他真吐露半点辛苦,怕是刚好被老朱拿来做文章。</p>
他垂下头,却仿佛感到朱元璋就像山林间蓄势待发的猛虎,正等待他暴露弱点。</p>
朱樉即刻面容凄楚,抬头时脸颊已是一片绯红。</p>
“父皇,孩儿真是累了……好些年没和媳妇儿团聚了。爹,您就让孩儿歇一歇,就一小段时间,现在我连饭都吃不下。”</p>
“等孩儿缓过来,一定继续为老朱家披荆斩棘,即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p>
累,想念媳妇,再加上还一定继续干,这就是朱樉的策略。</p>
这人之常情的事,父皇您总不能说不对吧?</p>
“累?”</p>
朱元璋发出一声冷笑,满是质疑。</p>
他走到朱樉跟前,蹲下,手搭在朱樉肩上,目光深邃,仿佛要看透这个儿子的心思。</p>
“你累,你比咱还累吗?”</p>
朱樉愣了愣,连忙摆手:“孩儿可没这么说。”</p>
朱元璋眉毛一挑:“所以你心里这么想过?”</p>
朱樉一时慌了手脚,这样的回答也能被挑剔?</p>
他摆了摆手,“孩儿还年轻,身强力壮,再忙再累,也不及父皇您万分之一。”</p>
朱元璋哼了一声,追问道:“那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比标儿还辛苦?”</p>
朱樉这回学聪明了,立刻摇头否认:“大哥身为太子,是国家根本,日理万机,日日劳累。”</p>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老二,你是家里除了标儿以外最大的了。众多兄弟都以你为榜样,你若总喊累,你的那些弟弟们会怎么想?”</p>
如今家族关系虽然简单,但朱樉心里却有点无奈。</p>
朱家除了老一辈那些堂表亲,就只剩下他们这些亲兄弟姐妹了。</p>
堂表亲戚不算啥,哪家还没几个亲戚呢。</p>
但自家这群兄弟……</p>
朱樉心底不禁腹诽,全因父皇实在太能生了。</p>
他作为秦王,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朱元璋还在添弟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