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皇上糊涂了吗?</p>
戴星海,石元驹等跪在地上接旨的官员,内心不由得泛起层层疑云,但想到京城中还有太子坐镇,这份旨意显然不可能是奸人伪造。</p>
旨意明明白白,宣读之人是宫内司礼监的大总管。</p>
护送队伍则是御林军亲自担当,程序无懈可击。</p>
前所未有的局面。</p>
人群开始陷入恍惚之中。</p>
朱允熥则抬头,望着赵弘盛。</p>
赵弘盛脸上已挂满笑意,轻步靠近朱允熥身侧:“太孙,此举足见皇上深恩厚望,肝胆相照,将国家重任交付于您。”</p>
朱允熥眼神闪烁,高举圣旨,“孙儿在河南治政,愿皇爷爷身体安康。”</p>
赵弘盛侧身,抬头微笑,“皇上龙体康健。”</p>
代表天子传完话,赵弘盛转身。</p>
随后,随行的小太监捧着一只裹着明黄色绸缎的红漆木盒走上前来。</p>
赵弘盛开启木盒,双手从中取出一方玉玺。</p>
他谨慎地捧着这方象征权威的玉玺,轻轻放至朱允熥手中。</p>
赵弘盛压低声音:“太孙,老奴离京前,皇上嘱咐老奴带句话给您。”</p>
朱允熥手指轻抚过玉玺底部,神色微动,点头道:“请说。”</p>
赵弘盛说:“皇上说,世间万物,不如孙儿重。”</p>
言毕,赵弘盛挺直腰板,望向满堂低头的官员,“老奴在此恭祝太孙。”</p>
朱允熥手捧圣旨与玉玺,恭敬道。</p>
“微臣,叩谢天恩。”</p>
赵弘盛连忙趋前,双手恭敬伸出,扶起朱允熥。</p>
在一旁,朱尚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颊泛起了红晕。</p>
待到朱允熥站稳身形。</p>
朱尚炳立刻高声欢呼。</p>
“臣等恭喜太孙。”</p>
朱高炽眼眸微转,视线扫过身旁的戴星海,石元驹等人。</p>
“臣等恭喜太孙。”</p>
此时,一股豪情在心中油然而生。</p>
朱允熥目光掠过赵弘盛,问道:“赵公公是否愿歇息一日,明早再回京复命?”</p>
赵弘盛见堂上官员众多,心领神会,今日太孙定是在筹划河南道的事务。</p>
让他休息,想必是为了让他彻底明白太孙在河南道的布局,以便归京时能详尽汇报给皇上。</p>
赵弘盛心念一定,躬身应诺,缓缓退至一旁,仿佛成了太孙的贴身随从。</p>
朱允熥手持圣旨与玉玺,穿越人群,再次步入公堂。</p>
圣旨被安置在案几上上,他手握玉玺,端坐其下,轻轻翻动手掌,展示玉玺底面。</p>
如咱亲临,太孙之印。</p>
古朴的隶书镌刻于玉石上,铸成权力象征。</p>
将玉玺置于木盘,手轻轻覆盖其上。</p>
朱允熥轻咳一声,目光扫过重聚公堂的官员们。</p>
“特命陈留县令戴星海,担任河南道布政使司左布政。”</p>
“特命户部主事石元驹,出任河南道按察使司按察使。”</p>
“特命工部潘开朗,担纲黄河水务总督,全权负责黄河治理事宜。”</p>
“河南道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联合商议,推举河南道各官署空缺人员名单,呈报并加封御玺。”</p>
朱允熥的声音在公堂内平和响起,</p>
(/80819/80819177/1010044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