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侯君集九大罪(1 / 2)

父慈子孝 请你吃大面 1615 字 1个月前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p>

群臣心头凛然。</p>

太子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区区九个字,就将此事件彻底定性。</p>

李二摩挲扳指的动作,微微一顿,继续摩挲,也不开口,等候下文。</p>

“灭国之战,更是如此。”</p>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高昌勾结突厥,倒行逆施,乃是得罪上天的行为。”</p>

“我听说,王与兴师,师出有名。”</p>

“大唐出兵高昌,是惩戒高昌,为了让外邦藩国明白,不正当的行为,是会遭到天谴惩罚的。”</p>

“我唐军天兵,乃是王者之举,正义的行为,在外边藩国的眼里,是仁义之师,是主持公道,代表真理的。”</p>

他的语气不徐不疾,在描述一个简单明了的事实般,连点多余的起伏都没有。</p>

李二点头,“太子说的不错。”</p>

“大唐出兵,是高昌做错了事情。”</p>

“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惩罚,但执行惩罚的人,却不能同样犯错。”</p>

“如果都犯错,唐朝又有什么理由去惩罚高昌呢?”</p>

群臣听得连连点头,颇为赞同。</p>

程知节看了一眼侯君集,不由讥讽。</p>

你这下好了。</p>

太子几句话,就把本该师出有名的战事,说成因为你的举动,就导致大唐出兵不是仁者的行为。</p>

连陛下都认可这样的说法。</p>

陷大唐不仁,这个罪名你担待得起嘛你。</p>

李承乾都不接李二他的话,自顾自的说道:“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一国作战,将帅就更该以身作则,引以为戒,做出表率,三令五申,约束将士。”</p>

“以大唐威名为重,维护天子的威仪为要。”</p>

“不得做出有违背军纪,败坏王者仁义的行为来。”</p>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侯君集,眼神平静得很。</p>

这会儿的侯君集,跟他并没有什么关联。</p>

也不是锸血为盟,双手给他用的造反股东。</p>

两人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没有亲密无间的联系。</p>

“陛下还没有给你定罪,孤就暂且继续叫你一声陈国公。”</p>

李承乾调整了一下坐姿,尽量让自己舒服起来,他轻声道:“陈国公,你放纵将士,劫掠钱财,此罪一。”</p>

“贪得无厌,窃据宝物,此罪二。”</p>

“御下不严,军纪废弛,此罪三。”</p>

“擅权专横,发配良人,此罪四。”</p>

“身为主帅,立身不正,此罪五。”</p>

随着李承乾一条条罪名说出来,大家开始还觉得正常。</p>

这差不多可能就是侯君集犯的错。</p>

五条罪责,侯君集想全身而退都难。</p>

谁知道。</p>

太子说完五条后,还有。</p>

“笼络军心,培植势力,此罪六。”</p>

这一条出来,群臣蓦然瞪大眼睛,瞠目结舌,难以置信。</p>

笼络军心,培植势力。</p>

这样的罪名,谁听到谁不发慌。</p>

就差明确无误的指责你,心怀叵测,图谋不轨了。</p>

“娘诶。”</p>

“太子这是要把侯君集往死里收拾啊。”</p>

程知节都有点发憷。</p>

虽然这是太子口头上的,并不能全信。</p>

但信与不信重要吗?</p>

陛下不相信,但你侯君集就是这么做的。</p>

那么在陛下的心中,肯定有一根刺。</p>

“瞒上庇下,心存侥幸,此罪七。”</p>

李承乾再言。</p>

侯君集的罪名,多达七条了。</p>

他本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犯了这么多事吗?</p>

“败坏大唐声威,置天子于不仁,此罪八。”</p>

第八条出来。</p>

群臣看向侯君集的目光,彻底带上怜悯与同情。</p>

这又是一条大罪。</p>

置天子不仁。</p>

谁不知道陛下最在乎的就是名望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