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谦与解空禅师的机锋话语,已经将自己感悟的道表达清楚了。</p>
青原行思禅师有三大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及第三重境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p>
这三重境界虽然说起来绕口,但在吕谦眼中不过是另一种虚实真假之论。</p>
第一重境界,乃是大多数人身处的境界,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关注事物的外在表相,视线停留在事物的形体之上。</p>
对于吕谦这个求道之人而言,他的第二重境界便是更进一步,透过事物的外在表相,去探究内部的道与理,从而认识万事万物的本质。</p>
就好比他对于八奇技以及各家传承的态度,并没有去追求技法本身的效用,而是尝试去探究其中蕴藏的通天之道。</p>
拨开莲叶始见花,拂去红花取莲实。</p>
这既是吕谦求道的严谨,也是他自身想要追求真实的境界,但这样的真实,是真正的真实无虚吗?</p>
非也,这是他自己眼中的真实,也是属于吕谦一个人的真实!</p>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是外在表现得不同,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不同。</p>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的心是不同的,那么他们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层次自然也是不同的。</p>
直观来说的话,对于同一种事物,不同人的感官与理解是不同的。</p>
就算吕谦修成了【火眼金睛】,那也无法保证自己认知感悟的道是绝对的真实无虚,他只能保证相对于自身的真实无虚。</p>
所以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从天地众生中脱离,明悟属于自己的本心。</p>
那怎样才能算是真正无虚的世界、真正无虚的道?</p>
这就是第三重境界,勘破虚实后,返归第一重境界,将自身回归天地众生,以本心效法天心。</p>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就好比分裂的镜子,每一块镜子里倒映着一部分的真实。</p>
倘若将所有镜子聚拢,将碎裂的景象合一,那自然就是最全面的真实无虚。</p>
本心效法天心,自然也就映照着天心中最真实无虚的道!</p>
佛门禅宗,主张修习禅定,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p>
禅宗六祖慧能曾作《菩提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
每个人的灵台方寸,既是每个人的本心,也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方寸明镜”。</p>
这块方寸明镜,透过人之眼,倒映着世间的万般光彩,经历万象雕琢磋磨,道与理在上面交织,也就成了每个人的本心自我。</p>
这也是解空禅师对吕谦念诵《菩提偈》的真意,既是感慨吕谦慧根深厚,也是再问吕谦如何将这方寸明镜继续完善打磨,成为真实无虚之镜。</p>
而吕谦的回答,自然也是证得慧眼明心的感悟:自取本心,效法天心。</p>
恪守本心这块方寸明镜的澄澈净明,逆返追求先天之性,效法真正的天地之道。</p>
这也正是苏东坡《赤壁赋》那句话的真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p>
将渺小的自身寄托于天地沧海之间,以此追求天地沧海的浩渺长生!</p>
这便是吕谦的答案,也是道门修行的法门,自守本心,效法天地,追求浩渺的同时,也不会丧失渺小的自身。</p>
吕家村口,解空禅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自然,领着身后的宝闻和尚在吕孝的带领下走进了吕家村。</p>
送走两人之后,吕孝瞥了一眼吕谦,欲言又止,转头看向村口的道路。</p>
“二爷,您就不好奇我和解空禅师打的什么机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