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中,开店的讲究个吉利,不光要放鞭炮,家底厚的,还得请助兴的来,热闹完,才算开了张。
这家可好,连鞭炮都不敢放,估计是个不懂行的外乡人。这条街上的铺子租金都不便宜,小门小户,哪里比得上自己东家在朝中做官的,能撑足半月都是好的。
只是过了几日,这掌柜的就笑不出来了。
自家铺子,虽然说不上人头攒动,但也算红火。怎么这几日人越来越少,正是换夏衫的时节,不应该啊!
又过了半月,别说来的人少了,能有客来都谢天谢地了,整日的连个人影都见不着,铺子里时兴的花样都放过季了也没人买。
掌柜的再也坐不住,便找相熟的老顾客打听。这一问,倒是吓了一跳。
原来那新开的铺子为了站稳脚跟,比他们店里的货便宜了二成,这客人自然源源不断了。
掌柜的喊了账房来跟前,俩人拿着几个账本一通合计,最后拍拍手,毫不担心了。
原来,他们计算了一下,这绸缎的成本,运输,租金和人工的开支,自家店里能赚的也不过三成,隔壁铺子算是白送了。
这般做生意肯定有撑不住的一天,他倒要看看,这群外乡来的能撑几日。
——
这边刘姨娘铺子上的掌柜正算计隔壁铺子能撑几日,那边魏安然却病了。
魏安然心里清楚,这病是怎么来的。
一来,楚四爷中毒一事她算是没日没夜的守着,又是诊治又是行针,内里消耗太大,又没时间休息。再加上刚来京城,与扬州城是截然不同的气候,适应不了,便晕倒了;二来,魏家的事情压了她三年,本就焦虑不堪,那日又听杨嬷嬷说了师兄他们的升迁,心里想起上一世的结局,更是担忧的不得了。
自二舅舅去世后,珍奇斋和魏家的担子就落到她身上,除了操心日常事务,还要绷紧神经,以备那人找上门来。如今夜非辰去礼部任职,叶秉竹成了五城兵马司总使,她自觉此事有异,但也没立场劝说。
这一来二去,她便撑不住倒下了。
府上为大少爷的事操心,秦氏更是时时盯着。银子是永远都不够花的,即使前期出了那么多,如今花起来才知道,总得分些轻重缓急。
再说,公家账上的钱没了大半,虽说花在她自己儿子身上,但她此时也是楚府的主母,得仔细计算着府上的开支,恨不得处处缩减。
虽然知道魏安然医术不错,但也知道医者不自医的惯例。
这求医问药,又是一大笔开支。
不过,这秦氏倒算是还有良心,府上过得再难,也没说不给魏安然出钱看病。
去请了京中的郎中来给魏安然请了脉,又开了方子,杨嬷嬷亲自去给她抓了药,又亲自给煎了。
只是魏安然吃了几日药,这病却没见好,反倒越来越重,杨嬷嬷着急上火也没用,只能痛骂京里的郎中,没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