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七月初三,新作坊院子的上梁日。</p>
一大早,秦小米又被薅起来,准备着祭拜事宜,而这次的供品里,多了一坛桐油、一坛漆。</p>
贼贵,一坛就要三两银子。</p>
这还不是上等品,走的还是巩大匠人的路子,给了便宜价,不然会更贵。</p>
所有人都恨它们贵,可它们能防腐防潮防虫,即使价格贵,家家户户上梁时也得用。</p>
秦小米盯着它们,羡慕得眼红……这等暴利的油漆生意,咋就落世家豪强手里了?落我手里不成吗?</p>
然而,她也就是羡慕羡慕,她很清楚,以自己如今的势力,动油漆生意,那就是个死!</p>
祭拜完后,吊梁上屋顶。</p>
屋子不高,匠人们又是老手,很快就把大梁架好。</p>
上梁关系到屋子的整体稳固,所以今日是巩大匠人过来。</p>
他还亲自上屋顶,查看匠人们的架梁情况。</p>
一刻多钟后,下来笑道:“秦老爷子、秦小东家,这梁上得顶顶好,给您家道喜了。”</p>
秦爷爷又是一番道谢。</p>
秦奶奶则是给人分发糕点。</p>
再弄了一顿席面,招待匠人们,这上梁就算完成了。</p>
秦家的上梁日,确实是个好日子,午后,司吏坊就收到县衙送来的天大好消息。</p>
“从今年起,十八岁以下的姑娘无需交未嫁罚银;十八岁未嫁的姑娘,只需交一两银子。”</p>
“当地衙门必须把今年已经收取的罚银,还给姑娘家。不还乃是抗旨死罪,当地县官立斩不赦!”</p>
“此恩典乃陛下元后为天下女子所求,天下女子需叩谢皇后圣恩!”</p>
武兴帝把这个功劳算在已故的皇后身上,也借机昭告天下,大魏已经立后,皇后乃是他原配嫡妻燕氏。</p>
关书吏亲自在镇口告示牌,宣读这份文书。</p>
大家伙听后哗然,狂喜不已,又不敢置信的问:“关书吏,这是真的?从此以后,所有未满十八岁的姑娘都不用交罚银了?”</p>
关书吏点头,高声道:“没错。从今年起,以后的每一年,未满十八岁的姑娘都不用再交罚银。满十八岁的,只需交一两银子!望乡亲们广而告之!”</p>
他又朝着京城的方向,行了一礼:“叩谢陛下、叩谢皇后大恩!”</p>
乡亲们没他这么正经,是欢呼出声,撒腿就跑,喊着:“不用交未嫁罚银了,十八岁以下的都不用交未嫁罚银了!!”</p>
乡亲们狂喜,女儿多的人家更是喜极而泣:“好好好,不用再因着交罚银,匆匆把女儿嫁给那身体不好秉性还差的人了!”</p>
很多姑娘原本能嫁更好的人家,可因着凑不够未嫁罚银,只能匆匆把姑娘给嫁了。</p>
而因着匆忙,即使知道来求亲的人家多有不好之处,也只能当做没看见。</p>
整个大魏,所有人家,都因着这个消息而欢喜不已。</p>
关书吏更是喜得晚饭时喝了酒。</p>
关老夫人比他喝得还多。</p>
辰嬷嬷忙劝:“老夫人、大爷,已经喝五杯了,不可再喝了,喝多伤身。”</p>
(/86660/86660937/1010047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