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重点保护对象(1 / 2)

刘玉凤和陈文山震撼不已。</p>

齐齐向林奇投向难以置信的目光。</p>

林奇笑了笑,道:“也不能这么说。</p>

首先,郭老师本身就特别优秀,人家公司是看中了她各方面的条件,才与她签约的。</p>

其次,我和郭老师之间,算是亦师亦友吧,她也帮了我很多,我帮她一把也是应该的。</p>

更何况,那几首歌,也不是白白送出去的,我是拿了报酬的。”</p>

“那就说说其他的。”</p>

郭有道笑道,对刘玉凤和陈文山说道:“你们知道,林奇和沁沁是怎么认识的吗?</p>

去年暑假里,我家在东庆大学校门外的一个店铺出租。</p>

当时刚刚高中毕业不久、连大学都没报到的林奇,带着女朋友去租我家的店,要开个面馆。</p>

我不在家,是沁沁和他们见的面,所以他们就互相认识了。</p>

那个时候,林奇和他女朋友,全身上下根本没有多少钱,就连要支付给我们的费用,都不是一次结清的。</p>

但就是这样的开局,他们两个小年轻不断发展,迄今为止,已经在我们全市拥有……至少七八个店铺了吧?</p>

林奇,多少个了?”</p>

林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十个。”</p>

“十个!听到没有!”</p>

郭有道与有荣焉般拍了拍桌子,道:“半年多时间,白手起家,从一个店干到十个店!你们说,厉不厉害!”</p>

“厉害……”</p>

“不是一般的厉害……”</p>

刘玉凤和陈文山都惊呆了。</p>

然而。</p>

这还不算完。</p>

郭有道来劲了,继续说道:“有件事情,你们可能不知道,在《东庆晚报》上面,连载了一部叫《明朝那些事儿》的历史小说,在我们省内广受欢迎……”</p>

“《明朝那些事儿》,我看过啊!”</p>

陈文山说道:“以前,京城是没有《东庆晚报》的,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出现了它的身影,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读者买它,都是冲着《明朝那些事儿》去的!</p>

不过,我是从半截开始看的,没看过前面的内容!</p>

前段时间,我听说它出实体书了,目前只在在东庆省内销售。</p>

所以这次来丰海市,我就打算带几本实体书回去呢!”</p>

“我倒是没看过。”</p>

刘玉凤说道:“但我听单位里的年轻人提起过,说写的很好,生动有趣,很吸引人……怎么,难道这个小说,也是林奇写的?”</p>

“当然了!就是他写的!”</p>

郭有道笑道:“并且,除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外,他还出过一本专门介绍全国各地美食的散文集呢,在书店里就可以买得到!”</p>

“……”</p>

刘玉凤和陈文山已经震惊地说不出话了。</p>

瞠目结舌地看着林奇。</p>

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也太全能了吧!</p>

音乐、小说、散文、经济学、商业……竟然样样精通,样样都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p>

恐怖如斯!</p>

“我的爱好确实广泛了点……”</p>

林奇呵呵一笑:“再加上运气比较好,所以才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小成绩。</p>

乍听起来,挺唬人。</p>

但实际上,在各个领域,与那些真正的精英人士,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p>

“太谦虚了。”</p>

陈文山摇摇头,慨叹道:“如果你这成绩叫微不足道,那么天底下的绝大部分人都要羞愧而死了……”</p>

一顿饭。</p>

就在刘玉凤和陈文山的震惊感慨中吃完了。</p>

离开饭店。</p>

郭有道兴致勃勃地带着他俩来到锦云面馆参观。</p>

“锦云,来,给你介绍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