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袭杀(1 / 2)

永历四年 张维卿 1715 字 11个月前

天台县西城的军营之中,由于那守备刚刚问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传来了明军出现的消息,那几个被守门的黄把总带来的和尚便被暂时安置在了军营的一个营帐之中,由着两个清军的士兵看守起来。

城外的明军已经开始列阵,清军的那个守备在确认了其他几个方向都没有明军出现的迹象后,便把西城军营中的军士大部分调了出来。这些士卒大多被调到了他所在的北城,只有少部分配合着民夫协防其他城墙。

军营之中,清军不是登城守御,便是留守在各自的帐篷中抓紧时间休息。这乱世已经持续了多年,当兵的自然知道交战时多一份气力便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的道理。

营帐之中,那四个没有受戒的假和尚此间却在像模像样的打坐,仿佛不出世的高僧大德一般,只是若凑到极近的所在,却还是能听到他们那细若蚊呐般的对话。

“张队长,咱们就在这干等着大帅领兵杀进城吗,总要做点什么吧?”

“杨开,你小点声音,那么大的嗓门让外面那两个鞑子听见咋办。”

作为最早成为陈文亲兵的张俊在扩编之后也坐上了亲兵队长的位置,只不过他这个队长其实也只有两个手下,还都是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少年,这个亲兵队其实也不过是未成年士兵收容所罢了。

与张俊对话的那人叫做杨开,乃是台州本地的土著,世代做着海盗这份有前途的职业。清军南下后,因为他家与反清的义军相勾连,在去年清军针对浙南义军的那次严打中全家蒙难,只有他由于年岁尚小被罚去充当苦力。

苦力的日子仅仅干了一年,四明山和天台山周围的几个府县就传出了提标营被陈文击溃的消息,这小子便和几个同为苦力的同伴设法逃了出来,几经辗转来到天台山投军。只是因为上山时这小子虽然颇有些武艺在身,但是也不过十六七的年岁,陈文便将其安排在了亲兵队,与张俊和另一个少年亲兵作伴。

一句话被张俊噎了回去,杨开转而问向旁边的另一个亲兵。“喂,于兄弟,你倒是说句话,让我们知道你还活着。”

那个姓于的亲兵便是此前陈文在路上碰到的那个王升手下的少年士兵于力,他家住在新昌县境内的乡下。

与陈文分开后,这少年本打算回乡给那个姓夏的军官的家人报之其身死的消息,而后在家孝敬老娘的。可是那姓夏的一家在乡里乃是大户,同乡中一起从军的都没能幸免,只有他这么一个小户人家的子弟活了下来,排挤之下便再难在家乡立足,只得带着老娘继续踏上了投军之路。

年少时的偶像因反对上司降清而惨遭杀害,回乡报信被赶出了家乡,甚至连老娘也被牵连,那几个月的境遇使得于力现如今总是显得少言寡语,平日里只是尽力做事,放假时回家侍奉老娘,即便是与亲兵队的这两个同龄人也少有言语,所以杨开背地里便给他起了个“活死人”的外号。

此间于力只是摇了摇头,不知是不想说还是没有想法,随即便依旧坐在那里闭目养神。而那杨开倒显得已经习以为常了,转而又去向张俊问询,却是全然没有理会同一个营帐下的第四个人——那个“虚竹和尚”的意思。

这三个人皆是陈文的亲兵出身,自然也会更亲近一些,唯有那个虚竹和尚是个外人,而且他们的任务本身就存在着监视此人的目的,所以也就更没什么兴趣相讯了。

听了一会儿,见没什么新意,那虚竹和尚便站了起来,往营帐外走去。

“你出去作甚?”

虽然有些错愕,但是小声说话久了,杨开的质问声也并不是很大。听到这话,那虚竹和尚微微一笑,继而大声说道:“戒色师弟,师兄去向门外的军爷们讨点水喝,你难道不渴吗?”

闻言,杨开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骗子在讽刺他话多,可是在于力出手拉了他一把后,这小子立刻明白了那虚竹和尚言语中潜藏的话外之音。

“师兄说的是,半日未曾进水了,确实有些渴了。”

张俊话音未落,那虚竹和尚便走到门口,低声向门外的两个清军讨几碗水喝。门外的清军到也爽利,听了那虚竹和尚两句好话,便由着一人去远处伙房旁的水井打水。

打水的清军已经走远,那虚竹和尚却没有回去,反而是和那清军攀谈了起来。这和尚言谈风趣幽默,很快就把那清军逗得哈哈大笑。

可是就在这时,营帐之中却传来了一阵争吵之声。那虚竹和尚先是一愣,随即向那清军表示他先进去安抚一番再来继续聊天,便走了进去了。

只是那虚竹和尚没进去还好,进去之后争吵声反而越加的激烈了。翻来覆去都是些什么寺庙里的鸡零狗碎之事,那清军越听越烦,便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