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午。</p>
宋江和宋明都和沈夏一起写契书。</p>
沈夏自己先写出来一份,然后再拿给他们二人照着写。</p>
虽然宋江和宋明写的不很怎么好看,但整体还算规整的。</p>
想着一家庭只能养一张,一个下午差不多写了上百张,差不多够用了,但是后来一想,不对,还有别村的,多一写了也无所谓,因为以后,还能用,但是少写了肯定不行的。</p>
沈夏写的要快一些,宋江和宋明写的慢一些。</p>
差不多要到下工时间了,村里没干活的妇女都陆陆续续的来到宋家的门口。</p>
之前的几家养蚕的早就来了,在院子里和娘聊着天。</p>
杨家的就是杨婶和小儿妇媳来了。</p>
大儿媳妇本来想来的,但是杨婶没让。</p>
直到,到正酉时一刻,门口已经围着两百来人了,因为工地干活的就有一百人。</p>
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p>
沈夏看着三叔公礼貌道:“三叔公,三奶奶,你们进来坐着听,其他人就在外面,主要是院子小也容不了那么多人。”</p>
两个老人点头。</p>
进来,</p>
沈夏然后看着舅公:“舅公,工人那边都是你认识的人,您老也进来坐着听,等会还需要你认人的。”</p>
“好的。”说完舅公也进来了。</p>
宋母递上凳子。</p>
宋江和宋明在门口的两边,</p>
沈夏担心自己说的话大家听不见,便站凳子上,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人头。</p>
沈夏先礼貌的打了一个招呼:“大家好,我叫沈夏,就是蚕宝负责人。”</p>
“前段时间,我去府城找了合作商,找到了,人家愿意收我们的货,所以今天我才让三叔公聚集大家来,大家要是想一起养的,都可以。”</p>
有一个人插话道:“我们外村的也可以吗?”</p>
沈夏看了一眼,是为自己修房子的工人这是:“可以,只要大家按我的规矩来就可以。”</p>
“但是,人多就要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当然你们觉的不合理可以选择不养。”</p>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我为什么搞这个养殖,大家都知道我们宋家有给甜心斋供货, 就算不搞这个养殖,我们家也能吃的起饭,只是我们家四郎是读书人。”</p>
“他说,一人富不是富,要大家富才是富,希望整个村子里的生活都能好起来,有更多的人读的起书,让我们村出更多的读书人。”</p>
“四郎读过书,就是不一样啊!还一心想着村里。”刘婶道。</p>
“就是啊!”</p>
“就是,就是,等以后我们家收入高了,我也把孩子送去读书。”</p>
“嗯,我也是,让我们村成为读书最多的村。”</p>
“那日子就好过了,”</p>
“就是,再也不靠老天赏饭吃了。”</p>
“终于可以吃饱饭了。”</p>
沈夏看着大家一个言我一语激动的样子,</p>
对着大家摆摆手</p>
“所以我才搞这个养殖的,至于我刚才说的养殖规矩,我这里有一个契书,但凡要养的都要签一个这种契书。”说完沈夏拿了一张契书在自己手里,展示给大家看。</p>
“什么契书?”有人好奇道。</p>
“之前他们养也没有签啊!”一个男子说道。</p>
沈夏看着他:“不喜欢的可以不养,以前不签是因为没人知道这个东西的用处,就不会对它起心思,以后就不一定了。”</p>
“沈夏你念吧!不管是什么契书,我都愿意签,反正能挣钱。”杨婶说道。</p>
沈夏看着大家都不说话了,这才开始念:“这个契书前面会写,这批蚕的收价是三十五文,再下一批更少了,可能就三十文的,但是不出意外,不会低于三十文,收的价格都会写在契书上,不会临时改价的。”</p>
“你们拿了多少蚕宝,就得交多少蚕茧回来,相差一点点没有问题,还有这个一张蚕宝是一百文钱,你们可以先给钱,也可以交货的时候抵钱也可以。这是第一批才这样,以后都得先给钱再给蚕宝。”</p>
“另外,养蚕宝的必须要有两个人为自己担保,自己不会把蚕宝给外人,也可以三人互相担保,但凡谁拿了蚕宝给外人,不管你是怎么给外人的,一但发现,赔偿主家一百两银子。另外担保的两家人也不许养蚕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