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贵啊!”鲍修让感叹道,“我家乡越州,丰年米价每斗不过五六钱,荒年也不过十来钱。”</p>
越州与苏州都是鱼米之乡,粮价所差不多。</p>
鲍修让想了想,决然道:“放开限价。”</p>
“啊?”众人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若是官府不限制粮价,涨到200钱300钱也不是不可能。</p>
“使君三思呐,米价放开,粮食飞涨,肯定要饿死不知多少人。莫说我们,便是使君您也是担不起这个责任的啊。若是又引起民变,恐怕……”司仓参军张元劝谏道。</p>
鲍修让抬手阻止了他们的劝阻。</p>
“中枢怪罪下来,即便是要治罪,也是先砍我的脑袋。”鲍修让态度十分坚决。</p>
鲍修让又去找苏州卫军都统使程仲谅,他想借调一些军粮。</p>
“不行,”程仲谅一口回绝,苏州一向是国防要地,军粮储备已经支出去了一大半,现在只剩余三万石。若在常州失守的情况下,苏州是要做好死守城池的准备的。</p>
“既然如此,劳烦程都使,跟常州的同僚知会一声,请常州卖些余粮给我们,就按市价来。”鲍修让也不强求,只想让程仲谅通过他的关系跟常州买一些粮食。</p>
程仲谅不忍再三回绝,但他也知道,常州的灾情比起苏州,好不了多少。常州粮食一样也紧缺,恐怕也匀不出多少来。</p>
鲍修让又上书,请求户部从浙东、福建调粮十万石。</p>
第二日。</p>
司仓参军张元急急来报:“使君,米价已经涨到每斗130钱了。”</p>
鲍修让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再探。”</p>
第三日,米价飙升至每斗150钱。</p>
鲍修让闻报,只是抬起头看了看满头大汗的张元。</p>
“再探。”</p>
第四日,米价已经涨到每斗180钱。</p>
钱弘佐已经收到了几十本弹劾鲍修让的奏章,奏章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苏州百姓的惨状,什么野有饿殍、什么易子而食都描写得清清楚楚,仿佛他们去实地看过一般。</p>
钱弘佐将它们都压下来了,哪怕都堂的宰相们批了申饬、降职、罚俸等各种处理意见,钱弘佐都置之不理。</p>
“他才去了几天呐。”钱弘佐气道。</p>
又问陈云福:“王城司有何探报?”问的是关于苏州的情况。</p>
陈云福躬身道:“据奴婢收到的探报,苏州的百姓十分困苦,街头也有饿死的人,但大批的饿死人倒还没有,买米的秩序倒还可以维持。”</p>
钱弘佐点点头,王城司探子如果是中立的,那么消息就可以相信。</p>
他饶有兴趣地问陈云福:“迎福(陈云福字),你是哪一党的人?勋贵还是科举?”</p>
陈云福含笑道:“老奴哪里敢结党,若非要说什么党,那老奴就是大王党的。”</p>
钱弘佐哈哈大笑,“好一个大王党。”</p>
说罢,又仿佛是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对陈云福说:“再给鲍修让一点时间,再等一等,再等一等,我不信我钦点的状元就这么点本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