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鱼魅力极大,众人交口称赞。</p>
吃了饭,大家围在院子里聊天,说着说着王老爷子说起了家乡。</p>
王家是白洋淀王家寨人,王家寨是如今白洋淀唯一的纯水村,像翡翠闪闪发光。晨曦一点点亮了,整个王家寨都醒了,青蛙的呱呱声往往早于鸡鸣。无论是王家寨人,还是外来客,都在寻找王家寨的真魂,真魂在哪儿呢?</p>
王家寨有年头,也有来头。北宋时期,这里建起了一溜儿水寨,驻军防辽。原本的军事要地,渐渐形成村庄,算来已有千儿八百年了。村子里流传着杨六郎抗击辽兵的故事,演绎得神乎其神。之后多少年过去了,芦苇割了一茬又一茬,人换了一代又一代,王家寨还在白洋淀上戳着,还是那个纯水村。王家寨村东一个叫“城子封”的地方,发现了绳纹陶、绳纹砖、绳纹瓦。考古学家推测,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在这里活动了,西汉时,王家寨就有人居住了。枯水时,有四个高高的土丘露出来,考古学家发现两个陶瓮,里边有人体遗骸。后来的日子,黄河改道,铺开了这一片茫茫水淀——白洋淀。</p>
王家寨的人们与水朝夕相处,开门见水,因此人人好水性,小孩子自从学会走路,就已会游泳。从前,村民世代靠打鱼、编苇、跑船为生。王家寨是目前白洋淀内唯一不通旱路的“水上人家”,核心村老街巷保存较完好,具有典型的白洋淀水乡特色。在这里生活的世代农户,日复一日地在淀里淀外操心忙碌,无论风云怎样变幻,人和船都离不开。村庄里深藏不露的福与祸,都瞒不过千年老梨树的眼睛,鸟雀和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围着它。狗子在夜间狂欢,早晨和白天却喜欢昏睡。进入信息时代的王家寨,不但没有更加热闹,反而更加沉寂,人与人之间往来少了,心与心之间变得冷漠封闭。</p>
王家寨是长寿村,村里百岁以上的老人家有两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有二十多个,活到八十岁都不算事。老王家寨的住房,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样儿,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样儿。新中国成立前,地处泽国水乡,历史上水患频发。泥垒的王家寨的房舍,黄泥打墙,苇草苫顶,低矮潮湿,残垣断壁,街道杂乱不堪。白洋淀地势低洼,像一座孤岛被水包围着。水灾来了,低矮的土坯房容易被水泡塌,人们为了逃生跳到船上,水涨船高,来不及逃生的只好爬到树顶上。但是,王家寨却是一个大水冲不去的村庄,历代水患都没能将它摧毁。当然,除了水患,白洋淀还有过多次干淀枯水灾害。眼下虽说没有干淀,确是有水质污染的烦恼。在炎热的季节里,如果没有要紧的事,王家寨的老人宁愿蹲在墙根下、猫在老屋里吹电扇。干燥的王家寨,没有水的滋润,死一般沉寂,少见的人影,也被晒得打蔫儿。码头的老船嘎嘎裂响,几个围着船沿儿捕捉蜻蜓的孩子,蹦蹦跳跳,显出几分活气。日头发现了干裂的鱼骨,也发现了自己豪横的力量,于是就尽情施展酷热的魔力。鱼虾在死去,芦苇在哀号,想尽一切办法撩起人们心里的焦虑和胆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