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开启嘴欠模式,狠起来自己都骂的乡巴佬,永远乐观积极(1 / 2)

“挚友死去,刘禹锡悲痛万分之下写了这首诗,《重至衡阳伤柳仪曹》。”</p>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p>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p>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p>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p>

“后来刘禹锡将柳宗元的儿子柳周六接到身边抚养,又花费不少时间他他的文集整理成册。”</p>

“此后,刘禹锡又被调到不同地方任职。”</p>

“公元821年刘禹锡被调到夔州做刺史,老刘到了夔州以后发现当地的人习惯唱山歌,于是他就结合当地民俗民歌,创作出了这首《竹枝词》。”</p>

杨柳青清江水平,问郎江上踏歌声。</p>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p>

“公元824年,刘禹锡又被调到和州,他更是在这里留下了人生的巅峰之作《陋室铭》。”</p>

“而这其实也是因为老刘的一次嘴欠创举……”</p>

众人:“……”</p>

刘猪猪:他又嘴欠啥了?</p>

“话说当时的和州知县是他的政敌旧部,对他处处刁难,本来刘禹锡应该住在衙门的轩敞大院里。”</p>

“可知县偏让他住在城南三间民居里,而且面江而居,潮气袭人。”</p>

“刘禹锡不但毫无怨言,反而很高兴,他还在门前写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p>

O:【古代版的江景房诶。】</p>

花花公子:【挺不错的哈哈】</p>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让刘禹锡从三间搬到了两间房,新居位于河边,附近垂柳依依,景色居然颇为不错。”</p>

“老刘依旧不生气,又写了一副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p>

我勒个人在历阳心在京。</p>

此人心态真是好啊。</p>

众人都怀疑他是苏东坡的前世了。</p>

“那位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盛怒之下又给刘禹锡换了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屋。”</p>

“而且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可是诗豪那是白叫的吗?”</p>

“不久,刘禹锡就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陋室铭》。”</p>

“知县费尽心机剥夺的只能是那些身外物,却永远无法动摇老刘那坚定的内心……”</p>

“一直到公元826年,好友裴度拜相,刘禹锡才算再次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机,应召回京。”</p>

“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这一年刘禹锡55岁,一生美好的年华都在贬谪中度过,这是何等的让人唏嘘?”</p>

“白居易为他鸣不平,说他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p>

“而我们的当事人刘禹锡却大大咧咧的说无所谓……”</p>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p>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p>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p>

桦:【老刘文人风骨,倔强嘴硬。】</p>

爱吃甜食:【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诗豪,哪位才人身上没点故事?】</p>

晓晓:【我要是有他一半豁达就好了。】</p>

嗒:【确实豪气。】</p>

“或许生命总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就刘禹锡这种乐观态度,白居易应该把他的乐天送给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