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p>
朱仪终于再一次的踏上了故土。</p>
当然这片故土是交趾,实际上在半年前,朱仪在越过那个黑猩猩窝的时候,就感觉到了航道有些熟悉。</p>
在这半年的航运中,他见到了乘坐着小船的海盗,也见到了三宝太监立下的碑文。</p>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p>
当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朱仪哭出声来。</p>
这么多年的压力,终于可以发泄了。</p>
而一旁的李铁锤也哭。</p>
“你球胆的哭个毛,你认识字吗?”一旁的士兵看着李铁锤哭,当下就打趣道。</p>
“你滚犊子,没吃过猪肉,我还没有见过猪跑吗,这是咱们大明的字啊,咱们要到家了。”</p>
“不对啊,咱们一直往东,怎么能到家啊,你胡扯吧。”</p>
朱仪听到这话,心中默默记下,而后又在这块不知名的避风港口中立下了另外一块石碑。</p>
“成化九年初,奉使东洋,用时三年半,经冰洋,瑞典国,丹麦国,法兰西国,西班牙国,黑猩猩窝到此,刻石于兹,永昭万世。”</p>
在此之后,朱仪的信心得到了确定,这个大海是个圈,绕一圈,要绕回来了。</p>
而后他开始走着他熟悉的海路,到了安南。</p>
在安南补充了些许的淡水后,便继续出发,三日之后,两艘海船在福建完成靠岸…………</p>
而这个时候远在北京城的成国公府已经开始办起了丧事。</p>
小国公穿着一声孝服跪在装着朱仪衣服用物的棺材守孝谢礼,而朝中百官也开始随起了份子。</p>
曹吉祥代表皇帝前来吊唁。</p>
在京武勋也都来了,一切都是这么的顺遂。</p>
朱仪被追封为郡王,虽然不能按照郡王礼的规格来置办身后事,但对于成国公府来说,也是难的的殊荣…………</p>
……………………</p>
自大明插手朝鲜战争以来,就开辟了两条军需道路,一天是陆地运输,兵部调运筹集从山海关出发,直到辽平府。</p>
而另一条就是海路,从登州直接到辽平府。</p>
也就是因为这两条运输线,在朝明军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对已经占领的城池,也能进行很好的安抚。</p>
而赵辅在完成巨济岛之战后,便开始在釜山以北的方向攻城掠地。</p>
而这里仿佛是朝鲜最后一片净土。</p>
而各地官府也都在观望着汉城之战,来决定日后臣服于谁。</p>
胜者才能统领整个朝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