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对于武科也就没有那么重视,再加上他自己制定的武官世系制度,让对于中层武将就更加没有需求。</p>
在真正的历史上,大明正式的开启武科,还是因为朱祁镇,在土木大败之后,勋贵阶层出现了断层,这也让朝廷迫切的需要中层武官,才重新开启了武科。</p>
但大明朝的武科就像是在糊弄事,所有武科的指标就两项,考核战斗技能,身体素质,至于谋略和文化,那是什么东西,中层武官就应该带兵冲锋,奋勇杀敌,要谋略文化,没啥子用。</p>
当然之所以会这样设定,还是因为对朱元璋设置下来的世勋制度有着盲目自信,武科就像是在断层之后朝廷的一次补救的措施,还要要躺在太祖高皇帝的老本上过活。</p>
这也是为何,到了明朝中后期,几乎都是文官带兵打仗了,好家伙,将军都是一帮愣头青,没脑子,遇到实力不如明军的还能打打,遇到硬仗,就多少有些吃不消了。</p>
不过朱见深却想着这个武科,要办好一点。</p>
世界那么大,大明要出去看看,没有那么多会打仗的人,那怎么行。</p>
第二日的陈瀛,郭登,杨洪三人就开始开府办事了。</p>
而张保安排了七十多名小太监过来帮忙。</p>
第一波来报名的就是儿子们都还在诏狱之中的勋贵们了。</p>
………………</p>
辽东,辽平城,临时总兵府中。</p>
石亨手中捧着圣旨,一脸失落。</p>
石彪站在一旁就这样静静的看着。</p>
顿了许久之后,石亨才抬起头看了一眼石彪,眼睛轻眯:“好家伙啊,我石亨在辽东这么多年,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现在辽平府稳定,蒙古人老实,正是作威作福,啊,呸,正是享福的时候,你小子跑过来摘桃子。”</p>
“叔叔,这是陛下的意思?侄儿可从未多说过一句。”石彪面色平常的开口说道。</p>
现在自己身份变了,给老叔说话,也要沉稳一些,要有总兵官的风度,要有未来大明国公的气概。</p>
石亨听完之后叹了一口气,而后将圣旨放在供奉台上,最后坐下身去,一瞬间,仿佛老了许多岁。</p>
石彪看着心中多有不忍心。</p>
“陛下,让我回京,难道如圣旨上所言,劳苦功高,回京恩养。”</p>
“叔叔。侄儿对你说一件事情,你见到陛下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说侄儿跟您说过这件事情。”石彪终究还是看不得老叔这样。</p>
人啊,就是一个奇怪吧的生物,石亨在辽东的时候,就想着回京,可陛下让回京了,石亨却又想着待在辽东。</p>
石亨听到这句话,又赶忙站起身来:“你说,快说。”</p>
“陛下让您回京,是想着让您筹划对安南用兵之事,这是要交托重任。”</p>
“对安南用兵,老叔,记得英国公的爵位就是这样来的。”听到石彪的话后,石亨仿佛满血复活…………</p>
(/63459/63459740/380833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