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魏国公(2 / 2)

要说大明朝谁最威风,首屈一指的就是徐达大将军这一脉。</p>

北京定国公,南京魏国公,一门两国公,万世之佳话……</p>

并且与大明皇族一直手牵手走到了最后。</p>

而魏国公府也是饱经创伤。</p>

靖难之役后,徐辉祖撂挑子不干,不朝见朱棣,不承认朱棣,朱棣恼怒之极,先是废除了魏国公爵位,可徐辉祖去世后,朱棣立马就以中山王怎可无后继之人为由,恢复魏国公爵,让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p>

徐钦此人为老爹的遭遇鸣不平,永乐五年继承魏国公爵。</p>

永乐九年,徐钦因为骄纵,口不择言,被太宗文皇帝禁足读书,修身养性。</p>

永乐十九年,朱棣召见徐钦,而后徐钦在没有得到朱棣诏书的同意下,偷偷跑回了南京,这让朱棣大怒,看来自己是驯服不了徐钦了,魏国公爵又被废除,直接拉到了凤阳种地。</p>

等到朱棣去世之后,徐钦的表仁宗皇帝登基,第一时间就将自己母亲的娘家侄子从凤阳捞了出来,恢复其爵位。</p>

这也印证了一句古话,朝中有人好做官了,想要作,就要有背景,自己爷爷徐达是自己的背景,自己的姑姑也是自己的背景,朱棣到最后气的不行,也没有想过杀了徐钦,就是一个作证……</p>

太上皇朱祁镇的经历很精彩。</p>

而这魏国公徐钦的经历,也相差不大,两次承接魏国公爵位。</p>

现在的魏国公徐承宗就是徐钦的嫡次子,早些年,小的时候,也随着父亲走南闯北,他的爵位是从老哥徐显宗的手中接过来的。</p>

靖难之役遗留问题越来越淡化,魏国公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用。</p>

陈瀛也是武勋,并且圣旨有言,为避嫌,让徐承宗交出南京守备,大都督职务,并移交京营六营的指挥权。</p>

徐承宗与陈瀛在魏国公府喝着小酒,侃着大山,而徐有贞却只能在官衙之中,跟着赵聪等人喝起了闷酒。</p>

等到陈瀛大醉回来后,徐有贞赶忙去问陈瀛,你们俩聊了什么,陈瀛却笑着摆摆手:“不可说,不可说,与新税制无关,徐都御史也莫要追问了。”第二日,陈瀛便早早的出门,去了军营,已经两三日没有回来。</p>

徐有贞知道,自己来到此处,毫无根基,自己必须要将魏国公拉下水,不然他要干的事肯定会受到更多的阻碍。</p>

第一次拜访无果后,第二天又去了。</p>

还是被拒绝。</p>

第二次拜访无果后,第三天又去了。</p>

这个时候的徐显宗就有些懵了,这陛下近臣,朝中大员那么不要脸的吗?</p>

当下咬了咬牙,还是拒绝。</p>

而到了第四天,天刚刚黑,徐有贞就带着锦衣卫又出发了。</p>

因为徐有贞知道这南京城中,有很多人都看自己不顺眼。</p>

所以徐有贞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很是重视。</p>

每次出来,锦衣卫全部带着。</p>

他乘坐的马车四周也加了木板,从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喝来历不明的不明液体……</p>

魏国公府,守着的四名甲士看到如约而至的马车,锦衣卫,都互相对视一眼,哭笑不得。</p>

当下一名甲士立即入府禀报……</p>

马车停在魏国公府的时候,穿着便服的徐有贞走下马车,而后从怀中掏出拜帖走上前去。</p>

“麻烦进府与魏国公通报一声,徐有贞来访求见……”</p>

“徐都御史,已经进府通报了。”一名士兵笑着说道。</p>

“多谢……”</p>

徐有贞朝后走了两步,静静的看着魏国公府。</p>

而一旁的赵聪时不时的拿眼睛看着魏国公府,时不时的又看了看徐有贞,心里面却是想到:“这在京师的时候,徐大人根本就不怕成国公,咋跑到应天,反而对魏国公恭恭敬敬,不敢得罪,难道真的如同百官中谈论的一般,只要主人在场的时候,那……”</p>

想到这里,赵聪赶忙晃了晃头,将这个对徐有贞不敬的想法赶了出去。</p>

摇头晃脑的赵聪,引起了徐有贞的注意。</p>

“赵百户,要沉稳一些……”</p>

“是,大人……”</p>

徐有贞可不知道,在赵聪的心中已经将自己定义为了有主人在旁边,就敢吼叫撕咬,出了自家地界,主人不在身边,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的狗了。</p>

若是被他知道了,一定将赵聪从自己的队伍中赶出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