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要给陛下留着爹……(1 / 2)

石亨想着。</p>

郑种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p>

粮食,武器,确实需要,可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大明的承诺。</p>

就现在看来,郑种感觉明军不会大规模的下手。</p>

但万事皆有可能啊。</p>

在这种生死存亡的事情上,容不得一丝侥幸心理。</p>

这也是平壤等人与汉城王庭的差距,他们输得起,平壤输不起。</p>

石亨久久没有说话。</p>

他一直在考虑着这件事情自己到底有没有权限。</p>

猛然间,他惊醒了。</p>

自己真是想歪了,我干嘛考虑这个承诺重要不重要啊?</p>

承诺对于我石亨来说,有什么意义?</p>

我又不是读书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什么良心,还怕良心上过不去吗……</p>

承诺就承诺,这都是我石亨个人意愿,跟大明无关。</p>

我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p>

你能拿我怎么样。</p>

想到于此后,石亨抬起头说道:“这些本将军可以答应你,但本将军要先见到一批银两,黄金。”</p>

至于答应给他们的武器粮食,慢慢运输过来就好了。</p>

广宁离安平县太远,调集的速度肯定会慢上许多,而平壤城离这里近,这就是先拿一部分定金,主动权先掌握在自己手中。</p>

听到石亨的话后,郑种淡淡一笑。</p>

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封国书。</p>

而后说道:“石将军,空口无凭,在这里盖印,写名字吧……”</p>

石亨听完后,眉头一皱,这还要写名字,盖印。</p>

狡猾的朝鲜棒子啊。</p>

石亨连看都没有看,直接开口说道:“大印本将军没带在身上,等到与孙都御史商量好后,再盖印章吧。”</p>

郑种对石亨的反应,丝毫不感觉意外,当下只是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过些时日,下官再来,希望那个时候,下官能见到石将军带着大印。“说着,郑种将国书放在了桌子上。</p>

石亨连哼几声:“怎的,郑府守难道信不过我石亨。还搞那么麻烦作甚?”</p>

“下官当然信得过石将军,但这契约书,还是要签的。不然下官回到平壤,也不好交代啊。”</p>

郑种心中冷笑不已,空手套白狼,长的那么丑,想的却挺美……</p>

石亨若是知道郑种心中这么编排自己,一定拿刀剁了他。</p>

不过送走郑种后,石亨还是立即命人将郑种的要求全部写下来,送往广宁府。</p>

对于这笔银子石亨上心,孙祥也上心。</p>

看到石亨的来信后,便立即回信同意。</p>

在孙祥看来,武阳候石亨代替不了中枢下这个决定,而此事又有陛下兜底,即便后续陛下下令,要攻击平壤,这国书也不会对辽东文武体系产生影响。</p>

说白了,还是谁的拳头硬,谁说话好使,我就是在你面前,赌咒发誓,该打你的时候,还是会打你,国书有什么用,国书不就是用来撕的吗。(参考小胡子与大胡子的故事)</p>

当下孙祥,立即整理一些军库,找到明军已经不用的武器,又筹措了一些粮食,运往了安平县。</p>

成化七年春,石亨代表辽东总兵官个人意愿与平壤王府签订国书,援助平壤粮食,武器。</p>

而平壤也递交国书,用永世效忠大明。</p>

至于他们私下里面的金银交易,在国书上并没有丝毫体现。</p>

当然这笔银子,平壤分了三次运到了安平县。</p>

第一次,二十万两白银,二千两黄金。</p>

第二次,四十万两白银,二千两黄金。</p>

第三次,二十万两白银,二千两黄金。</p>

而大明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不足五万两银子,但那种隐形的支持,却是无法用金银所衡量的。</p>

这笔银子在整合完成后,由石亨在两月后运往京师。</p>

当然这是后话。</p>

此时的大明中枢,乾清宫中。</p>

朱见深与于太保关于老爹,大明太上皇朱祁镇,正式交换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