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供侄子科举考试的婆婆19(2 / 2)

乡下孩童一般是六七岁或者七八岁才开始去念书,不像城里人家境好又重视教育的三四岁就开始启蒙了。</p>

他还以为好友口中的好苗子至少也有个九岁十岁,没想到竟然是个六岁稚童。</p>

姜淳给他的印象一点也不像乡下孩童,这周身的气度看着倒像是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p>

宋夫子考核了姜淳一刻钟后就拍板决定收下这个学生,姜淳给宋夫子行了拜师礼。</p>

宋夫子喝了茶,又慢悠悠开口,“书院里每旬休息一日,大部分学生都是要住宿的。</p>

景安也不能例外,不过景安年纪尚小,不知道他的自理能力如何?”</p>

书院里能外宿的一般是在书院附近租了房子或者家就在书院附近的,还有就是一些有特权的人,比如县太爷家的公子、县里富商之子这类人。</p>

他家里有年纪相当的孙女,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否则他倒是想让姜淳住他家里。</p>

陈曼当即回答,“到时候让小厮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p>

陈曼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她以为只要在县里买了院子就能当走读生呢。</p>

不过这样也好,松山书院在县城郊外,来回要花费不少时间,与其每天将时间花在路上,还不如让淳哥儿住在书院,这样能让淳哥儿多睡已汇入也能锻炼淳哥儿的独立性。</p>

刘夫子上着课突然打了好几个喷嚏,任他如何也想不到陈曼会这么大手笔直接在县里买一个院子,他以为陈曼会在书院附近租房子呢。</p>

回去的路上,淳哥儿突然开口,“奶奶,姐姐去绣坊的时候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我也能照顾好自己。”</p>

姐姐能做的事儿,他也能做。</p>

陈曼摸了摸他的脑袋,“奶奶手里还有些钱,既然有这个条件咱们就不委屈自己。</p>

你多花些时间在读书上早点考取功名,比自己多洗几年衣裳要强。”</p>

当初是镇子上的绣坊不允许,否则陈曼也会让小米“走读”。</p>

书院里小厮照顾少爷生活起居这样的事儿比比皆是,有些农家子即使没有小厮,家里或者族里也会派一两年纪相当或者大一些的人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就是为了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p>

淳哥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因为自己念书的事儿,家里已经不计成本地投入了太多太多,他一定要努力念书争取早日考取功名。</p>

唐婉儿听了感动之余紧迫更甚了,感动于婆婆对儿子的一片拳拳爱心,还有对挣钱的紧迫感。</p>

这天,陈曼带着淳哥儿去了牙行,打算给他找一个机灵靠谱的小厮。</p>

此时,唐婉儿正在家里做刺绣呢,她现在做的不是绣帕子和绣荷包的活儿,而是在成衣铺里接了绣衣服的活儿。</p>

成衣铺子会将半成品衣服外包给绣娘,绣娘们按照花样子在衣服上刺绣,这比绣荷包和帕子要挣的多,不过也要麻烦许多。</p>

听到动静,唐婉儿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走了出去,出去一看就有些吃惊。</p>

“娘,你们回来了,这是?”</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