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会无缘无故(2 / 2)

道丰年 陌叁拾 1980 字 4个月前

刘增抬腿踹他一脚,“那你他妈还不快去查!真落在那娘们手里边,她又看懂了,咱们都得死!”</p>

“写的那么隐秘,我每次对着看都得看半天,她一个婆娘能瞧得懂?”在过分恐惧下往往会生出侥幸心理,罗猛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态。</p>

刘增已经不知道顺他什么好了,“你敢赌她看不懂?”</p>

真不敢!</p>

罗猛身家性命都系在上面,哪敢这么赌。“我这就派人去探探,真要在哪儿,说什么也得弄回来。”</p>

“等等。”他着急办这事,又是转身就走,然后又一次让刘增叫住,“还是我派人去,你手底下那些人太糙,干不来这种活儿。”</p>

罗猛拧头深深凝视他,“我说老刘,你不会想把东西攥在手里面,拿捏兄弟一把吧?”</p>

“……”</p>

你要把这心思用在正经地方,能有今天这事?</p>

这回换刘增掉头就走,任罗猛在后面怎么叫,就是不回头搭理他,反正无论罗猛怎么想,他都得派人查一查这事,实在是太要命了,不弄清楚就别想再睡安稳觉了。</p>

当初怎么就把这浑人拉下了水!</p>

这时候他压根不会去想,但凡脑子里多根弦,能让他轻易地拉拢过来,提着脑袋做这种事?</p>

而在关宁这边,周晴她们已经在账目上发现不少问题,这倒也正常,几万人的日常消耗就是个不小的数字,过手之人谁能禁得住诱惑?稍稍捞点人之常情,若真要计较,大原官场至少得死七成,还有三成是根本没机会伸手的。</p>

因为不知道关宁到底想查些什么,周晴也就不知道该挑哪些报给她,若是不分轻重一股脑说了,以她性格是在害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问一问,“嫂子,你到底想我们查什么?”</p>

看她反应,关宁便知她已有所得,伸手从旁边兵器架上抽出一把刀来,那是专属禁军的制式战刀,锃亮厚重,唰唰挥砍了两下,慢慢看过去。</p>

周晴轻轻摇头,“军械都是由兵器司提供,账目清楚,应该是最难作假的了……即便作假,必然也是两边勾连,查不出什么来的。”</p>

她可不想自己嫂子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得罪人多不说,还不一定有结果。</p>

关宁不置可否,转头看向鱼九娘。</p>

鱼九娘皱着眉头,过了一会儿才试探着问,“据说禁军所用的短柄朴刀都是包了精钢的,这把看着不像。”</p>

为了更快的拔刀对敌,禁军所用朴刀是经过改良的,刀身刀柄都比边军所用的短,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与人城下对战,而是保卫皇城,保卫皇帝,因此他们就不可能走太远,而怎么更快地拔出刀来与人厮杀,也是他们优先考量的。</p>

所以刀身比例变了,但用料却是最好的,边军只有将尉才能拿到包以精钢的战刀,而禁军普通士兵用的全是这种,有许多将校甚至可以用上更精良,完全由名师打造的战刀。</p>

而精钢每年的产量简直少的可怜,倾大原举国之力,也不过两千余斤,就算全拿来打造刀枪,也就仅够装备内城一两队,由此可见,皇家对禁军偏爱到了何种地步。</p>

当然,如果不是对兵刃熟悉到了一定地步,也不可能看一眼就区分出一把刀是不是包了精钢,鉴于大原铁匠的技艺高超,很多人都是在把刀砍入人体的那一刻,才能区别两者的区别,尤其砍到骨头的时候。</p>

包了精钢,破甲割肉如切豆腐,即便卡在骨头里,抽出来也容易的多,不着甲骨头又脆,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砍断,一般的精铁刀是没这种效果的。</p>

关宁见有人懂,还刀入鞘,“这把刀原本不是放在这里的,是我从一个内卫手里换来的。”</p>

她口中的内卫是禁军内卫,也就是每营多出来的那四百人,和内廷侍卫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对外都是“内卫”。</p>

但这问题已经足够严重,鱼九娘眉头已经拧成一团,“是他拿刀换了银子?”</p>

关宁轻轻摇头,“他们一队都是一样的刀……不止这一队……”</p>

她没有继续说,也没说的更详细,但鱼九娘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p>

只有周晴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兴致竟还高昂起来,“原来是有人以次充好啊,小事一桩,晴儿一定帮嫂子找出是哪里出了问题!哼!连嫂子的东西都坑,我弄不死他!”</p>

“……”</p>

小姑奶奶你消停点!</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