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p>
他有点心疼。</p>
打记事起到现在,他的父亲始终像一块铁石,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或者危险,脸上从不会有任何害怕和迷茫。</p>
但现在,朱标惊奇的发现,朱元璋的脸上竟然出现了这样的表情,仿佛在告诉他,那个永远雷霆霹雳,势若奔火的父亲,已经老了。</p>
在听到天幕里的朱由检提出的历史周期率和权力洗牌的时候,朱标心中的震撼和迷茫,其实并不比朱元璋少。</p>
他是当今的太子,一生都在为登上帝位做准备,也一直都在帮着朱元璋治理这个国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周期率到底有多么可怕。</p>
正如朱由检所说,一个国家真要是到了衰亡的时候,那便是滚滚历史潮流扑面而来,绝不是靠一个圣明的君主,几个贤良的大臣,就能力挽狂澜,拯救危局的。</p>
这些因素只有在盛世的时候,或者在一个王朝处于上升趋势的时候,才能做到锦上添花。</p>
就像朱由检提出的“那锅米饭”,如果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钱花,那么就算朝廷再黑暗,皇帝再昏聩,大臣再无能,帝国的统治也能马马虎虎的统治下去。</p>
最核心的关键是什么?</p>
是人性的贪念,是无法做大蛋糕,是上层贵族的人口越来越多产生的压榨,导致底层的老百姓连一粒米都吃不到。</p>
这就是大明末期所面临的困境。</p>
“那孩子说的是对的,想要拯救大明,绝不是靠个人行为能做得到的。”</p>
朱标最后不得不去认同朱由检的观点,即便他不愿意承认。</p>
“爹,大哥,你们能不能多有点信心啊?就算大明再这么困难,那孩子不还是照样创造奇迹了吗?”</p>
一看到朱元璋和朱标满脸绝望的表情,向来自信的朱棣,心里面也有点慌了。</p>
这个时候,他还很年轻,并不了解朝廷的政治,对朱由检所说的话,也只是一知半解。</p>
不过他相信自己的子孙,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p>
“老四说的对。”</p>
马皇后也忍不住开口道:“你看看你们爷俩,像是大明马上就要亡了似的,能不能精神点?”</p>
朱元璋和朱标回过神来,尴尬的笑了笑。</p>
“咱这不也是替他担心吗?”</p>
朱元璋望着天幕,深深叹息道:“之前是咱错了,咱只知道这孩子面临的困难很大,可没想到会大到这种程度。”</p>
“他这已经不是拯救大明那么简单了,他是在逆天而行啊。”</p>
朱标深以为然的点点头。</p>
如果历史初期率已经到来的话,那便是天意让大明灭亡。</p>
朱由检如果要挽救大明,可不就是逆天而行吗?</p>
“有那么夸张吗?”朱棣挠挠头,不太理解。</p>
“混账东西,你懂个屁!”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完全不想跟朱棣说话。</p>
……</p>
永乐位面。</p>
“历史周期率……权利洗牌……这孩子是真敢说啊。”</p>
永乐大帝朱棣眼神深邃,表面看似淡定,但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p>
这是他从未听到过的惊天言论,同样也是直击王朝本质的帝王之道!</p>
仔细想想。</p>
他从当上皇帝到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正如朱由检所说,将锅里的大米饭分配给跟随自己靖难的功臣吗?</p>
比如说大将张玉,在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朱棣封他为荣国公,世袭罔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