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谁能不反?</p>
“报,安南紧急军报!”</p>
奉天殿外传来了军报声,殿前将军李护将军报呈递御前。</p>
朱慈烺接过军报,直接在朝臣面前打开,拿出了里面的信笺看了起来。</p>
攻下安南没有什么悬念,朱慈烺希望在军报中看到更好的消息。</p>
殿下的诸臣们都伸长脖子,想知道这急送到奉天殿的军报里面讲了些什么。</p>
朱慈烺忽然得意地大笑起来:“哈哈哈,逆贼郑梉见我大军出现在升龙城下,竟惊惧而死,当场暴毙!”</p>
朝臣们面面相觑,暗道郑梉怎会如此脆弱,竟被大明的军队活活吓死?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p>
纵观古今历史,被敌军吓死的人物还真少见啊!</p>
不过,貌似我天武朝倒是出现了好几个,如靖国公黄得功大喝一声,吓死鞑清的一个旗主,还有太上皇阵前骂死祖大乐......</p>
更多的官员替郑梉感到可悲,小小郑主何苦呢,以区区小国之地,与大明这个巨人交手,太不自量力了!</p>
接着,朱慈烺继续往下看,脸上再度洋溢出笑容。</p>
他举着军报道:“郑世子献城投降,我大军继续南下,六月十二日分兵攻取占据阮贼控制的大小城池十五座,大破阮贼都城顺化,斩敌三万级,俘获阮氏伪王、将相大臣等百余人,不日将渡海送来京师!”</p>
朱慈烺得意的大声说道:“至此,安南全境彻底平定,所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个,户五百一十二万!”</p>
看皇帝的表情从激动到平静,再又欣喜,大臣们的心情也跟着变化。</p>
杨士聪第一个跳出来,高呼道:“平定安南,乃国之大幸,全赖陛下决策英明,前线将士不辱使命,奋力杀敌!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p>
众臣同呼:“彩!”</p>
一些善于表达的朝臣,单独站了出来,慷慨陈词的说一番可喜可贺的话,不忘用他那扎实的文化功底,大拍朱皇帝龙屁,赞扬其在出征安南之事上做出了英明的决定!</p>
朱慈烺接受了朝臣们的一番恭维后,渐渐收起了有些得意忘形的笑容,从御座上起身,询问诸臣道:“诸位爱卿,安南既已经平定,我们要如何处置安南之地?”</p>
虽然都已经内定了,但行事还是要走的,毕竟今天发生的事,都要记入青史的。</p>
杨士聪还是第一个跳出来,嚷嚷着道:“自然是除安南国名,复立交趾省,在其境内重设府县,派官吏治之,将安南之地永久置于我大明治理之下!”</p>
内阁首辅杨廷麟站出来奏道:“安南境内百姓皆为我汉人后代,也一心向明,此也是顺应民意之举!”</p>
“陛下,臣附议!”</p>
户部尚书李岩也站出来表示支持,他言道:“安南之地,乃至整个南洋,不论部落还是海域,都必须纳入我大明的版图,不然数万将士征战取得的功绩,将灰飞烟灭!”</p>
整个奉天殿,都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全是支持对安南除国设省的,无一人出来反对。</p>
连一向秉承祖训的都察院老院长李邦华,在听了诸人的奏言后,几次欲言又拼命地忍住,到后来,一副有所思的样子,默认了此事。</p>
朱慈烺见大家表态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道:“诸位爱卿说的在理,为了维护安南之地的长治久安,世代安稳,朕决意效仿成祖皇帝,除安南国,重设府县,派驻朝廷官吏直接治理......”</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