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参见陛下(1 / 2)

我在大唐当侯爷 东一方 1279 字 11个月前

杜启则看向汪秋陇,沉声道“汪村正,你孙儿的请求,本王允了。所以本王给他一封举荐下,让他到科技大学做事学习。明日本王离开后,你安排人送他去科技大学即可。”

汪秋陇连忙跪下,激动道“大王隆恩,汪家上下,感激不尽。”

汪秋陇知道,他孙儿走大运了。

这是汪家的机遇。

杜启摆手让汪秋陇起来,便让汪平拿来笔墨纸砚来,立刻就撰写了介绍信,以及介绍玻璃的事情,让唐忠盛等人协调安排。一方面,是传授汪平其余制造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协助汪平一起,把玻璃制造出来,在原有基础上制造出更好的玻璃。

玻璃产业,是一个大产业。不过眼下的技艺暂时还达不到要求,即便杜启拿出玻璃制造的制造技艺,用处也不大,因为工业化不够,干脆让汪平、唐忠盛等人自己研究一番再说。

一切安排完,杜启把书信给了汪秋陇,让汪秋陇带着汪平退下。

杜启脸上露出笑容。

夏国制造方面,人才其实越来越多。

已经愈发不错。

一夜无话,杜启休息了一宿,第二天清晨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后便向汪秋陇告辞。汪秋陇、汪平一行人送杜启离开,与此同时,村子中的百姓也全部汇聚起来,亲自来送杜启离开。等杜启一行人已经走出很远,百姓才渐渐散去。

杜启一行人,则是继续往前走。这一赶路的方向,是从北方行进,沿途却是颇为平静,再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杜启一行人回到高昌境内,却不曾返回王宫,而是沿着高昌州的北面行进,从高昌州再到焉耆州,然后是龟兹州、姑墨州,疏勒州,整整转了一圈。

沿途虽说也遇到了诸多的小事情,却是一一处置。

杜启这一番巡视,对自己掌握整个夏国,其实是极有帮助的。因为沿途杜启遇到了无数的百姓,解决了百姓的难题,更使得无数人更为仰慕杜启,更认可杜启认可夏国。

这是相当关键的。

杜启一行人回到高昌城,已经又是一年过去,是来年二月开春。这个时候的杜启,整个人的肤色都变得黑了一些,棱角却是更为分明。杜启回到王城,关之澜依旧作为书吏,不过是挂在内阁下。

杜启不曾立刻召见麾下的官员,而是先回了一趟后宫,一方面是看看孩子,另一方面是稍做休息。这大半年下来,在外面风餐露宿的颇为不容易。

陪着家人一起,又有孩子膝下玩耍,身心舒适。杜启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开始处理政务,他把众人召集起来,询问大半年内发生的事情。

这一次议事,杜如晦、杜构也参与。毕竟杜如晦总揽政务,杜构又负责各地人口的事情,一众人各自上奏事情,这些都是一些商议后没有做出决断的事情。

杜启一一做出决断,等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杜启却暂时不曾提及女子做官的事情,因为眼下还没有合适的契机。

杜启环顾众人,便道“可还有其他的事情”

柳正希道“大王,臣有一事。”

杜启道“说吧。”

柳正希站起身,神情肃然,正色道“大王,夏国立国至今,实力冠绝西域,且百姓认可夏国,尤其我们和大唐两次交战后,夏国已经不必再考虑大唐的态度,更不必再尊奉大唐为宗主国。虽说夏国的总体实力,依旧比不了大唐。臣却是认为,夏国足以脱离大唐,而大王也可以再进一步称帝,成为真正的开国皇帝。”

此话一出,杜如晦面色微变。他搁在衣袖中的手,稍稍握紧,但却是不曾开口,因为他没有阻拦的理由。

诚然,杜如晦不希望大唐和杜启发生冲突,但侯君集刺杀了杜启,大唐又攻伐了夏国,所以杜如晦和李世民之间虽说仍有关系,实际上因为一次一次的事情,最终导致杜如晦如今,不可能再回到大唐,也不可能反对柳正希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