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2 / 2)

也不能说司马光一群人就是错的。</p>

毕竟变法,对整个王朝来讲,都是伤筋动骨的。</p>

秩序要重新排列,政策要意义更改,从社会上层到底层,都要进行新一轮的革新,无疑是一种折腾。</p>

以司马光为首的一群文人旧党,阻止变法,不管是出于维护自己阶层的利益也好,不想折腾朝野上下也罢。</p>

像赵匡胤这样努力打下燕云十六州,以及朱元璋这样打下了燕云十六州的帝王,都是看不起他们的。</p>

对赵匡胤和朱元璋这样有志向,或者完成了志向的帝王来讲。</p>

变革是会有短暂的阵痛。</p>

可长久来讲,如果真的打下了燕云十六州,王朝有北部屏障,还有养马的地方,又怎还会有将来那么大的耻辱?</p>

在他们看来。</p>

司马光一群人,哪怕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阻止变法。</p>

哪怕只是为了不折腾朝野而阻止变法。</p>

那也太目光短浅了。</p>

为了一时的安稳,让整个王朝一直处于弱势,简直令人不齿。</p>

可偏偏文官集团作大,司马光等旧党有近乎绝对的话语权,才让宋哲宗和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的政治理想被耽误了。</p>

让大宋失去了难得的自救的机会。</p>

这足以证明文官集团的强大,连皇帝都制约不了。</p>

朱元璋和赵匡胤能不恨赵光义?</p>

大宋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也让文官集团开始积蓄能量。</p>

哪怕到了元朝,在汉人被分为第四等人的前提下。</p>

江南文官集团也掌握着很大的权势。</p>

如若不然,明初的江南文官集团,就不会怀念元朝了。</p>

比如宋濂在自己的文集中,用的甚至还是元朝的年号“至正”。</p>

(/95588/95588488/14139557.html)</p>

。</p>